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女孩,有两个妹妹。传统的农村观念造就了我敏感又脆弱的性格,很多人说“你很好,可你身上缺少自信,明显的感觉得到你自卑的心理”。我不想这样,我也想自信,可是……, 不是因为爹妈不疼,而是来自老一辈那根深蒂固的观念,来自老一辈那明目张胆的“偏袒”。
在我们看来,有没有男孩子都无所谓,不管怎样我们姐妹几个都会照顾好我们的家人。可是,我心疼我的妈妈,心疼她被别人说三到四,心疼她常常感受到的异样目光,更心疼她坐月子期间不能好好的被照顾,不仅要照顾我们,还要自己照顾自己。
爸爸是个比较直的男人,一点不细心,在妈妈生下我后不久,为了生计爸爸就出去了,嘱咐奶奶要照顾好我妈妈,他会时不时地寄钱回家。爸爸以为妈妈月子期间应该会被照顾得很好,可是他不知道,妈妈肚子饿了只能忍着,我的尿布只能她自己洗,虽然是热水,可那时刚生下我不久,还没恢复呀!后来妈妈讲起的时候,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清楚地知道月子期间不被照顾的那种感觉有多难受,也亲自证明了做不好月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经常对我们姐妹三说,以后我们结了婚,生了孩子,不管多远,都要照顾好我们。
奶奶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孩,爸爸排行老二,人也比较憨厚老实,那时候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人力,妈妈也是很久才能见到外婆,有一天外婆吃力地背了一个火腿,专门给妈妈坐月子吃的,妈妈说她已经很久没吃肉了,其实那时候是有腊肉的,只是没人拿出来,妈妈和外婆都认为,应该是能好好吃一顿了,哪曾想,奶奶带着我小叔偷偷在厨房里吃了起来,一点都没想起那是我外婆带过去的,一点没想起家里还有个坐月子的妇女。
再后来我两个妹妹也陆续地出生了,我们一家也分出来了,条件相比没分家之前好一点了。后面爸爸靠着去各个地方收玉米,赚了一点钱,盖了房子,虽说不是很好,但是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了。再后来,我们那个地方引种了甘蔗,很缺拉甘蔗的司机,在爸爸的再三考虑下,和爷爷商量后,向爷爷和大伯借了点钱,买了一张拖拉机。差不多过了两三年,爸爸把借的钱给了爷爷,让他去还大伯。后面不知怎地,大伯母坚持说没还钱,说了很多不好听地话,说我妈生不出儿子什么的,爷爷说他亲自还了的,可大伯母依然不依不饶,爷爷听不下去了,给她下跪了,她却一点收敛的样子也没有。我家是在大伯母家下面,每次路过,都要向我们娘三仍石头,边扔边说我妈生了一堆赔钱货,以后没人养老之类的。妈妈不想与她计较,可有些人就是会得寸进尺,甚至把我妹妹打伤了,妈妈上去理论,但是怎么能斗得过那样一个凶悍的人。差不多我小妹两岁的时候,因为山体滑坡,搬到了另一处比较平的地方,这才远离了她家。我读初中的时候,人家说你怎么不叫大伯母就算了,连大伯父也不喊了呢。我呵呵一笑。说起大伯父,他媳妇欺负人的时候都在,却一点劝阻的意思都没有,典型的怕老婆,软弱无能。真的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对“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没有资格去说别人,没有资格让别人原谅”。我承认我是一个记仇的人,想到我妈妈受的苦,我就没办法喊出口。
过年的时候,都会聚在奶奶家,会给红包,我很清晰的记得,当时奶奶给了所有人红包,就是没给我们姐妹。我记得妹妹们那种从期待转为失望的神情。我始终是姐姐,差不多也懂事了,所以我安慰她们“没事的,爸爸妈妈会给我们的”,即使我知道我们不受待见,可依然会难过,事情过了很久,我小学六年级了,不知道奶奶怎么想的,给了我三十块钱,我依旧会很开心,甚至到处和别人说,后来我才知道,其他堂兄妹是50,而我的两个妹妹没有。直到现在我也不怎么去奶奶家,就算回家,也只是偶尔回家一次,我的其他堂兄妹会在后面说,老人家老了,要随时去看看,他们哪里知道,我去一次就备受打击一次,我也想拥有他们的偏爱呀!
对于别人聊起生儿子还是生女儿这件事上,我真的超级敏感,我妹妹不是生了二胎,都是女孩,后面超级开心,就跟我堂姐分享了一下,谁知道她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很不开心,她说“那还要生三胎了”,过了很久我都没再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