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社会,你觉得自己是聪明人吗?【Day 914】2025-04-10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比如,遇到任何事,自己不能吃一点亏,必须占便宜。不仅要占便宜,还要尽可能地多占。正是因为这样的人「聪明人」太多了,所以才会有「杀猪盘」的出现,专门把这些所谓聪明人当成「即将收割的韭菜」。

在你看来,或许这些聪明人挺傻的,社会上有太多明摆着的无利不起早的陷阱,为啥还要踩坑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聪明人呢?那些设计杀猪盘的才是聪明人。

你看,每个人对聪明的定义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如果把「有便宜可占」当成是衡量聪不聪明的标准,那多吃多拿的一定是聪明人。如果洞察需求把设局下套当成是衡量聪不聪明的标准,那这些下套的都是聪明人。

如果把思维再拔高一个层级,你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到底是谁定的呢?

放眼望去,每个人脑海中的想象,是定义的准则。把这个准则放到社会上,如果能形成共识,就会成为社会群体的准则。继续把范围扩大到整个自然界,你会发现自然界根本没有规定聪明的判断标准。

很显然,从能量的角度看,「自然界」>「社会」>「人」。所以,一个人脑海中的想象,就决定了他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然而他能看到自然界的全部吗?他看到的就是事实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

顺着这个逻辑继续推导,每个人脑海中的想象不同,看到的世界不同,就很容易把自己脑海中的想象强行套在别人身上,这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源头。

所以,你眼中的别人,实际上是把你脑海中的想象投射到了别人身上。当你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时,你会不自觉地跟自己脑海中的想象做对比。如果落差较大,就会相由心生,通过表情、话语、情绪等传递给对方。

当对方接收到这些信号时,同样也会经历上述整套的信息加工逻辑,把表情、话语、情绪反馈给你。也就说,表面上你看到的是别人,实际上你眼中的别人,就是你自己。

继续推导,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活在自己脑海营造出来的想象中,而自己的大脑,就是一台幻觉产生器。我们从小到大,都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一切只不过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想象罢了。

这时再看聪明与蠢笨,一切都是自己定义、自己想象、自娱自乐的幻想罢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你不执着于自己脑海中的想象,愿意发自内心地理解别人时,你就是「拥有慈悲心的活菩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