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一、“梁习治最”。
建安十一年(206年),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当时并州刚刚经历完战乱,又有匈奴在州内横行,更加有豪族聚兵众自众,侵袭地方,梁习于是征集兵众,他们出征后又逐渐迁移他们的家室到邺城。对反抗不顺从的人都用兵讨伐消灭。另外还向朝廷举荐名士,如常林等。梁习的管理方法受到曹操嘉奖,赐爵关内侯。
梁习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政绩常为天下第一,传有“梁习治最”典故。就其治理并州,抑豪门,斩育延;置屯田,劝农桑,使得“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州内宁肃,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如习者,足以称为“治最”;而其具体实施内迁四郡,空边实民,置新兴郡、筑九原城,更是在并州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二、仲长统《昌言》治乱。
仲长统(180年-220年),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
仲长统才华过人,但性格豪爽洒脱,敢于直言,不拘小节,性情变化不定,当时有人称其为“狂生”。曾向并州刺史高干进言但不被采纳,于是离去,之后高干果然兵败被杀。尚书令荀彧闻其名声,举荐仲长统为尚书郎,后来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谋划。每论说古今及当时风俗行事,常发愤叹息。其所著述《昌言》,共三十四篇,十多万字。
《昌言》这部哲学政治著作之中。他提出了“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唯物观念,认为“天”即自然,没意志和目的,天的运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东汉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封建宿命论,认为一个王朝的兴衰是由“天命”决定的。仲长统却与时人“背道而驰”,他还认为创业者夺天下,建立霸业,乃至王朝由盛而衰,毁业亡国,都是由“人事”所致,反对将自然现象与人间吉凶附会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天命”决定社会兴衰的说法,从而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这在两汉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卓见。同时,仲长统批判了“神学主义”者,强调“信天道而背人事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对于社会危机的根源,仲长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社会统治地位和被统治地位的形成和划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的享乐腐化,以及他们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仲长统把社会历史的发展概括为“乱世”、“治世”。他用春秋至汉末近五百年的历史发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他还用社会的原因来分析“治”与“乱”的原因,而不是用超社会、超自然的“天命”来解释。
在治理国家方面,仲长统认为,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用不着求“天”问“神”,只要考察现实社会的实际经验,从中找到“损益”的答案就行。他主张一切治理社会的措施、法律,凡是对时代有利,对现实生活有效的,就说明它有采用和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坚持,相反的就应当放弃和反对;对过去行之有效的,而今已经失去作用的,就必须改变,如果已经改变而还不如从前的,就应当仍然恢复原来的东西。这种以现实的实际效果决定政策的取舍的观点,对于打破神学迷信的支配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白狼山之战。
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东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乌桓逐渐强大起来,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以柳城(今朝阳袁台子),为政治中心占据今辽西地区,史称“三郡乌桓”。蹋顿最为强大,为三郡首领。此时正值中原群雄逐鹿之时,称雄北方的的袁绍联合乌桓灭了公孙瓒。袁绍占领幽州后,为了酬答乌桓,曾假借汉献帝的的名义封乌桓众首领为单于,还与乌桓联姻,袁绍将宗人的女儿嫁给乌桓首领为妻,巩固了联盟。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后不久死去,乌桓继续支持袁氏。后袁绍长子袁谭和少子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而互斗,北逃乌桓求援,希望借助乌桓的实力,“复图中国”。
乌桓以为袁尚收回故地为由,数次袭击边境,劫走幽州百姓十万户。因此曹操决心远征蹋顿,为统一北方除掉后患。
早在206年(建安十一年),曹操让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一是“平虏渠”,由今河北省饶阳县至沧州市。一是“泉州渠”,在今天津市宝坻、武清二县境。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运粮北上。在北上之前,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担心大军北伐之时,刘备说服刘表,会乘虚攻打许都。曹操听取了郭嘉“攻乌桓于不备,刘表不信刘备”的谏议,决心北上讨伐乌桓。
八月,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附近,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仓皇集结“数万骑”向西迎敌。两军在白狼山遭遇。这是场遭遇战,其实也是场决战。如果曹操战败,那么全部曹军势必全军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乌桓战败,那么他们的柳城势必失守。当时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曹军“左右皆惧”,众人请求缓战,但是,张辽力劝曹操要趁着敌阵不整而急速出战。操在白狼山上观敌阵时,看到乌桓军军阵不整,又看到张辽的劝战急攻,壮之。终于,曹操采纳了张辽的建议,下定决心,选择急战,于是,“自以所持麾授辽”。张辽指挥先锋部队冲向敌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一场血战。徐晃、张郃、鲜于辅、阎柔、曹纯奋勇争先,乌桓原本“众甚盛”,但看曹军如此勇猛,其阵行开始崩溃,混战中,蹋顿当阵为张辽斩杀,一说为曹纯部虎豹骑俘获后斩首。乌桓群龙无首,最后被杀得七零八落,“死者被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曹操大获全胜。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
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屠柳城”。他没有进一步追击逃亡到辽东的二袁,而是坐等二袁的首级。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二袁的首级送来了。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是郭嘉的计谋,名为“遗计定辽东”。
“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四、隆中对。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询访人才。司马徽说襄阳这里有“伏龙”和“凤雏”两人,即“诸葛亮和庞统”。公元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战略使命,是顺着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兴复汉室旗号,寄托重建“统一王朝”的理想。能够看得见的愿景,是“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攻守策略,是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面对北方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的曹操;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机而起,以宛洛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这一设想如果完全实现,确实可以做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所以,这一构思打动了刘备。
但,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对自身实力和所处情境的分析论证。战略研究中各种模型,不外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隆中对”在事实论证上,对大局的判断是符合实际的。曹操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而不可主动对抗,东吴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能结盟。只有长江中上游的荆州、益州由于刘表、刘璋的无能、短见,可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这一分析正是“隆中对”能够成立的关键。即便当代人用SWOT方法来套,多数也超不过诸葛亮的水平,这正是“隆中对”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分析层面,“隆中对”在实力和使命的关系上打了马虎眼。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后,“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也随之化为泡影。而这正是“隆中对”的缺陷。
伟人毛泽东读到此处时,就精辟指出:诸葛亮必败!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也正在于“隆中对”。
五、长坂坡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当年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却不敢将此事告知给刘备。刘备知晓此事后,于是率众逃亡。
九月,曹操听闻刘备逃亡的消息,怕刘备先一步占领江陵,于是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包括曹纯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军,并在当阳附近追上刘备军。刘备军与民众十余万,粮食辎重繁多,行军迟缓,曹军虎豹骑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军,刘备抛妻弃子,仅率赵云、张飞等数十骑逃走。荆州百姓,刘备女儿,及其辎重都被俘虏。之后,刘备令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去长坂桥断后。
此役赵云全然不惧曹操的虎豹骑,《三国演义》中有“赵云七进七出”,总算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并救了他们出来,得以和刘备相聚。
长坂桥上,张飞率领二十骑据水断桥,怒张双目,横握长矛,大声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无一人敢前进,刘备势力集团才因此得免于难。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六、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驻扎在长江赤壁北岸,意图一举统一江南。然而,孙权在诸葛亮“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鼓动下,决定孙、刘组成联盟,由周瑜指挥,凭三万精兵便与曹军展开了激战。
战斗中,周瑜采纳黄盖的火攻之计,利用东南风大作的天时,巧用诈降手段和火攻战术,于赤壁以弱胜强,全歼曹军于一役,曹操败走“华容道”,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则被迫引军北还。此后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这场战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
七、张松献地图。
张松,字永年,蜀郡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官至益州别驾。张松长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材矮小,不满五尺,形象丑陋,走路一瘸一拐的。然而声音洪亮,有若洪钟,有才干,颇有计谋,更有“过目不忘”奇技。汉献帝(刘协)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益州牧刘焉病逝,其子刘璋代父之位当上了益州牧。张松受命出使曹营,联络曹操来治理蜀中。张松带了随从、礼品并私自带了一份特殊礼物很快便到了许都。
此时的曹操,刚平定了西凉马超的叛乱,准备进攻汉中。曹操这时正志得意满,见张松相貌丑陋,语言中又有顶撞,遂将张松乱棍赶走;同时又扬言要进取西川。而与此同时,刘备和诸葛亮得知张松出川后,差赵云到襄阳迎候,又嘱关羽在秦楚古道湖北荆门境内的掇刀石大营盛情款待,并医治好了张松的顽疾。跟着,刘备又举行隆重仪式,亲率全体文武官员出城相迎。刘备对张松礼敬有加,张松大受感动,遂献出根据自己记忆绘制的“西川即今益州”地图,刘备以张松献图为基点,制订了“立足荆州,谋取西川,北图汉中,直指许昌”的立国战略。从此,刘备正式按隆中对策略,开始了建立蜀国的霸业。
习凿齿评论说:从前,齐桓公一炫耀自己的功业,立即就有九国背叛;曹操一时的骄傲自负,导致天下分为三国鼎立的局势。他们都是将辛勤经营数十年的事业,毁弃于低头仰头的片刻之间,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