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精读笔记 第8篇
这是R君的第43篇原创内容
第三章 关于文学奖
提到文学奖,村上春树不置可否,可能奖项对他来说也本事身外之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概是他奉行的人生哲学。我感觉他多少是有点社恐的,或者说是怕麻烦,喜欢简单纯粹的生活。
书中他特别强调了一句话“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这不免让我想到了另一位作家老师,他是大冰,山东人,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酒吧掌柜、油画画师、皮匠、银匠、手鼓艺人、黄金左脸、老背包客、禅宗弟子……
不过这只是大冰老师的黑历史,他最新的书上好像已经去掉了这些title,只留了名字,大概大冰老师也放弃了这些额外的光环,专注于创作了。
在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名片,上面印了大量的title,这个理事会,那个协会,这个委员,这个公司,密密麻麻好多行,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深怕别人小看了自己,要给自己营造出一种十分厉害的感觉。
这可能多少有点本末倒置。
真正厉害的人,并不太需要太多虚浮的名气。
我不反对人们对自己进行包装,毕竟对于陌生人而言,想要树立个人形象,很多时候确实需要扯一些大旗来帮自己招摇,但是过度的包装只会适得其反。
伪装用来骗骗普通人可能还好,但是真正厉害的人眼里,他们可能和小丑没有什么区别。
有结果的人看的是你做过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有什么可供交换的筹码。
有句话你肯定听过,“不要看他们怎么说,而要看他们怎么做。”
做过的事情是没法骗人的,作家拿不出好的作品,再多虚头八脑的名头也是没用的。
这就回到了一切交易的本源——价值。
是的,基本上所有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交易,而交易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交换,不同立场的两个人互相看中了对方能够提供的价值,于是交易达成了。
比如你在职场,你的价值是什么,你想要获得的又是什么?
你的价值是你的时间,你的能力,而你想获得的是工资,更大的权力,更多人的支持。
那么你不妨反向思考一下,领导看重你的什么能力,你的付出的时间是否有价值?
是不是会发现这个世界似乎又有了那么一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