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电视剧《天道》翻出来看了一遍,随后买回来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逐字逐句阅读。一部好的作品给人开了一扇窗户,让人可以拥有新的视角,开始新的思考;一部好的作品喊出了封存在心底因为太在意世俗究竟而不敢发出的声音,让人顿感找到同类的酣畅;一部好的作品把萦绕在脑海里若隐若现的千丝万缕文字化、具体化,变成为可以触摸的思想。
我可以分享它带来的感受,却不愿意以自己浅薄的智慧对它里头的思想评头论足。且对某种思想的理解会随着个人心智的成长而变化,不好说。
韩楚风评价丁元英时,想到的是尼采的话——更高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芮小丹单着是不是也在等一个和她同样有着自在自性的人呢?
在丁元英和芮小丹身上,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那就是按照心的愿望活着。丁元英的各种“不解释”来自于内心的清楚,对人性的了悟、对“道”的尊重和认识——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他有些时候很沉默,这是当他发觉他和对话者的价值判断与取舍有天壤之别,且他知道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争执都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的无谓之争。
如此,无论是有钱的丁元英、还是穷得靠变卖唱片维生的丁元英,你都觉得那就是丁元英,不可侵犯,不可论断。丁元英的所谓做鬼事说鬼话无非是不去逢迎世俗,而是按照自己的知识架构和价值体系去判断并作为言行的准则,也就是“实事求是”。
大部分在为人处世上能够把握好“法、理、情”的顶多算是社会精英,如剧中角色“肖亚文”。然而丁元英对生活和生命有更深更真的体悟、能够应“道”而为。不到那个境界,很容易把丁元英理解为淡然、冷漠,也就更难理解丁元英说的大爱不爱了。
芮小丹同样是按照心愿生活,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她甚至有着更加纯净的自性,这也是让丁元英愿意珍视的一部分。如他对小丹说的:“这不是简单和复杂的问题,是生存境界不一样,你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我是想活个明白,还在思索的圈子里晃悠,离你的境界还差着几个位格”。
芮小丹的状态让我想起来那句话“当你知道你是你的时候,你不是你;当你不知道你是你的时候,你才是你”。肖亚文是世俗里的智者、处事精明、有礼有节,在现实生活里知进退,随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小丹则不同,她是天国的女儿、是自性的如是本来;她热爱现实的日子、勤劳地养活自己、不卑不亢随性地为人,恪守和追求精神上的清洁、自由和豁达;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
无论是丁元英,还是芮小丹,你拿这样遵循大道、自性活着的人有什么办法呢?这是真正的奢侈。凡夫俗子之间的暗自较劲,以及各种比较所带来的忧愁和纠结在这种自在的态度前也只好自讨没趣,利刃也化作一场花瓣雨。
昨天看到一篇关于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月娥的报道,古人云:“人到无求品自高”。她却说:“官到无求胆自大”。无求者无畏。
平日里,经销商伙伴们常常来咨询我一些让市场发展的方法和“诀窍”,或者是一些关于人际关系打理的事务。实际上,把一次次的咨询结果稍加罗列便不难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三点:做事顺应规律、原则和准则;做人真诚;说话,是在诚实表达内心。剩下的,就是在大道里让心智成长,让灵魂离真理更近。
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