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实现了一直孜孜以求的夙愿,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病态。要警惕我们的愿望,因为梦想成真的结果往往是悲剧。
满足基本需求本身并不会自动把我们引向那个我们的信仰,并可能为之献身的价值体系。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之一是百无聊赖、漫无目标、丧失道德之类的情况。
当我们在追求我们缺失的东西,当我们在渴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当我们为了满足愿望而调动自己的一切能量时,我们的状态才是最好的。
满足感的状态最终证明并不一定是幸福和满足的保证。这只是一个过渡状态,在可能制造问题的同时,也可能解决问题。这一发现暗示我们,对很多人来说,他们能想到的,对有意义的人生的唯一定义就是,“缺少某样关键的东西,然后再为了得到它而奋斗终生”。但我们知道,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即使他们所有的基本需求都已经得到满足,仍然在生活中发现甚至更加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他们能够生活在一个所谓的“存在”的世界里。这样看来,普通人所接受的关于生活意义的哲学其实是错误的,要么至少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哲学观。
需求的满足只能带来暂时快乐,这种快乐往往随后会被另一个更大的不满足所取代。看起来,人类获得永恒快乐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当然了,幸福和快乐的确会出现,并且也是真实存在的。但看来我们也必须接受其固有的转瞬即逝的特性。特别是如果我们要关注的是那种强烈的快感时,那就更加是稍纵即逝了。巅峰的体验不会持久,而且也不可能持久。强烈的快感是偶然发生的,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对于天堂、伊甸园、美好生活、理想社会和完美人格的概念都是永远快乐的概念。我们的爱情故事是以“从此,他们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做为圆满结局。我们符合社会改良以及社会革命的理论也是基于此。每一项改进措施都被说成能带来太平盛世和永久幸福,是一切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而最终的事实往往是幻灭。既然是幻灭,那么说明原本的理想只是幻想罢了。似乎这样再清楚不过了,我们期待有所改进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我们期待事情都能十全十美,期待实现永恒的幸福,就不再是合情合理了。
我们获得的福祉会逐渐被我们当成理所当然的,渐渐被忘诸脑后,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最后甚至不再珍惜,至少是这种福祉被剥夺之前是这样。
很多人倾向于用二元论的非黑即白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从不同层次,从整体角度来看问题。
今天一般的年轻姑娘的梦想大部分情况下都涉及一个男人,一个倾心于她,并给她一个家、一个孩子的男人。在她的想象中,从此以后她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但事实真相是,不管一个人多么渴望 一个家,或孩子,或爱人,迟早她都会因为这些目标的达成而心满意足。随后,她会把这一切都看作她理所应得的,开始感到不安和不满,就好像缺点什么似的,好像还应该得到点别的什么东西。这时候的女人常会犯的错误是,把矛头指向家庭,指向孩子以及那个丈夫,说他们都是虚假的,甚至说他们是陷阱和枷锁,然后以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希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例如职业、旅游、个人独立等等。她认为不同选择之间只能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的。这是一种既不成熟也不明智的想法;这也是牢骚理论,以及分层次的整体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
我们最好这样看待心怀不满的女性,她们强烈希望所拥有的一切能够持久,但随即又变得贪心不足。也就是说,她一般情况下要求保有既得的一切,但同时也想得到额外的好处。即使事情就是如此,但似乎这个教训我们永远都无法吸取。不论她渴望的是什么,一种职业,或是别的什么,一旦她得到了,整个过程会从头再来一遍。经过快乐、兴奋、满足的过程之后,接下来不可避免地进入下一个阶段,把一切当作理所当然,再度陷入 心神不宁,于是又开始得陇望蜀了!
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些人类的特性,如果我们不再幻想持久和永恒的幸福快乐,如果我们能接受狂喜只会转瞬即逝,内心的不满和愤愤不平总会接踵而至的事实,那么让我们来提供一个现实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们也许可以告诉大众,自我实现的人会自动采取的 行动是什么,即,我们会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如数家珍,他们会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并且会避免落入非此即彼的陷阱。对一位女性而言,她可以拥有所有女性特有的满足感,即被爱、拥有家庭和孩子;同时,在不失去既有满足感的情况下,再向前迈一步去突破女性的局限,去实现她和男性所共有的完整人性,例如,充分发展她的智力、任何她可能具备的才能、她特有的特殊天赋,以及它个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