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 想达到什么结果?
▪ 打算怎么做?
▪ 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 估计会有什么困难和阻力?你打算怎么办?
▪ 有什么需要我支持?
▪ 很好了,就按你说的去做吧……
以上这段对话,你可曾有幸遇到过?
如果没有,那么就开始自我教练吧~
自我教练这件事,大家可能觉得没学过很难,其实没那么难。总结起来,面对工作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尤其是需要快速反应时,最常问自己的问题就两个:
- 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 为了拿到这个结果,我还能做些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让我们 “看到”自己想要的最好结果和期待的场景,越具体越好。这个“脑补”的过程,能让我们聚焦正向结果;而且那个画面会吸引我们动力十足地调动潜能,更加专注和投入。注意力所到达的地方,就会创造更多的能量。
第二个问题能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降低焦虑,去除干扰,这便是古典老师的教练公式:P=P-I(绩效表现=潜能-干扰)。
还有关键的一步是把要做的事情安插到“行事历”里开始行动!
很多人经常拖延、不行动,要么是因为目标不清晰,或者不够吸引,没动力;或者是看不清路径,不知道怎么做,无法行动。当目标足够吸引和明确,也知道怎么做可以到达时,很多人就能行动起来。
当然,在行动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阻力和困难,那么还需要再问自己这两个问题,让自己专注于目标和行动上。
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会大不一样,以下这张表就是普通人与职业教练之间的区别,可以感受一下:
image.png
自我教练时,一般需要掌握下面4个要点:
1. 关注现在和未来,而非过去。
2. 目标导向,而非问题导向。
3. 挖掘资源和机会,创造可能。
4. 引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