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位】
- 定位:快手APP是用户用来记录、分享、展示生活的短视频社区,用户来自各个年龄段,在这里用户找到各式各样的生活短视频。
- slogan: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
【用户】
主要集中35岁以下的中青年尤其是90后,其中女性占比稍多将近70%左右,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以下,消费能力中等,很难吸引高端用户。快手用户相对抖音学历水平较低、收入水平较低。
【商业模式】
直播>广告>电商
- 导流途径:快手小店、内侧“快直播”平台;第三方平台:接入有赞、淘宝、天猫、无敌掌柜
【竞品优势】
- 与同为短视频的【抖音】相比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网络视频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1)产品设计方面:功能简洁明了,通过页面的精细化实现与客户的深度交流。快手非“全面屏自动播放”型,快手一页展示4个视频,即视频封面,只有用户点击进入后视频才开始播放,而抖音则是自动播放,用户“无需”点击选择,相比而言快手型更容易让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视频主题。
2)内容运营层面:内容生活化。快手由GIF演变而来,生活型(美食、美妆、萌宠)等类别视频占比较高,且用户在三四线城市集中,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且快手并未大规模邀请明星入驻,以数据算法作为短视频信息流分发的基础,没有明显对明星等头部用户的流量倾斜倾斜,充分实践去中心化的核心思想,鼓励普通用户原创视频。
快手的流量分发逻辑
3)营销层面:在各方面都趋于成熟之后才开始探索商业领域(直播打赏、直播卖货、广告),品牌形象不同,快手更接地气。抖音以明星营销、品牌广告等树立了更新潮时尚的形象,而快手则是更有生活化气息,“普惠”式分发机制不易制造爆款,但造就独特的“老铁关系”。快手活跃用户7日留存率达到84.4%,位居短视频App之首,留存率仅次于微信。
4)商业变现方面,相较以广告营销为主的抖音,快手依托独特的“老铁关系”,在直播领域更具优势快手的主播和自己的粉丝关系很好,高粘度用户,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在直播方面更有优势。
抖音和快手对比优缺点
- 与长视频的爱优腾相比
1)成本小。不需要靠内容形成规模壁垒。长视频的竞争主要是靠内容和版权竞争,会造成价格的浪费,内容的市场在供需两端都高度集中化造成内容的乏力,而短视频有MCN机构扶持,成本较低。
2)合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使用设备从PC端移到移动端,而且随着5G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潜力,使得短视频在未来有更多的播放场景比如智能网联汽车、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可以提供更多元的播放场景和更丰富的分发渠道。
3)UGC内容丰富,比长视频信息密度更大,单位时间内承载更大的信息量,有丰富的UGC内容,更容易接触下沉市场,也更容易进入海外市场。
4)具有社交属性,传播性强,社交平台分享引流。
【基本功能】
观看随机视频、观看同城视频。观看关注的人的视频、拍摄视频、观看直播。
快手功能图
【亮点功能】
- 首页设置(承接竞品优势中的产品设计):封面图片显示非常大,给人以强烈的画面冲击,吸引用户,只显示很小的用户头像,没有多余的文字说明,信息传达得简单利落,还有个很小的点赞按钮和点赞数,清晰度不高,不是重点。首页简单直接,视觉流畅,主次分明,感觉很舒服。
- 直播界面:快手的直播界面有清晰度的选择和弹幕的消除按钮,观看直播的体验感更好。
【优化建议】
- 问题:快手当前的问题是由内容及用户驱动,快手本身没有主动权,不能主动控制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快手沦为低俗文化代名词的原因。
- 解决方案:
1)快手战略层要确立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并以此影响用户,从用户主导的短视频分享平台,转变为文化互动平台;
2)运营拉拢那些符合社区文化的、有影响力的、积极正面的人进入快手进行含有知识量或者积极正面的直播,提升快手的内容水平;
3)技术方面继续小步迭代的优化录制作品方面的优化,如近期的加入漫画滤镜等;步骤二进来的那群人与现有的这群人可能会不兼容,可以先为这些积极文化设立适宜成长的单独空间,如设立一个单独的精品直播、或者学习直播等,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大用户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