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看过比较有印象的书是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之间的几十封家书来往。
龙应台的作品最被妈妈们一族所熟知的应该是《目送》里的经典段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真的非常佩服这位文化大思想家,能够捕捉到如此细腻动人的情感。
这本书的书写的是从安德烈18岁伊始,持续了3年的家书稿。龙应台及儿子安德烈以一来一往的书信方式进行沟通。两个人针对各自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又回答对方的疑问。
在书里能够明显地看到龙应台是如何给18岁的儿子解决人生困惑的问题。当儿子思考为什么当世界上另一半孩子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而他已经却过的像个小王子一样幸福,他有深深的道德负罪感。
她的妈妈安慰他的是,她知道她的儿子早晚会为今天的思考有所作为的。
同时,也提现了龙应台是一个极其民主化的家长,给了儿子足够的“自由”,已经把他当做一个成人。甚至包括吸烟这种事,虽然作为一个母亲无法忍受儿子吸烟的习惯,但还是决定去尊重他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选择。
在书里,可以看到18岁的安德烈,急于宣告独立。这应该是所有18岁的青年的心声。
同时他也真的像个成年人一样思考了,他要求妈妈“做自己”。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才会要求别人这样做吧。可见安德烈也真的“长大了”。
我觉得安德烈的18岁,跟大多数人的18岁一样,正是渴望自由和独立的人生阶段,又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疑问。
很幸运他有一位伟大的妈妈,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但是,如果只是普通的妈妈呢?自不会说如此多的大道理,也不懂得青少年的心理,那我们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
如何才能够做到如此毫无代沟的沟通,甚至比朋友之间还要坦荡和亲密呢?如何才能做孩子最亲密的朋友?
还是等孩子18岁的时候,我也会亲自给他写邮件,然后必须要求他回写给我?如果他嫌我烦,不回信给我怎么办?那我还有好的方式让他跟我毫无保留的沟通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多,只是还没有具体的答案,但我知道,未来的时间里,希望自己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