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故国遗老的悲歌。北宋亡了,曾经的北宋公知朱敦儒,也仓皇渡江南逃。
朱敦儒年轻的时候很有志气,一心扑在学问上,朝廷两次想给他官做,他都不做,还发表了“诗千首,酒千殇,几曾着眼看侯王?”这样的话,一度成为年度最佳流行语。
如果不是软弱不堪的北宋被金国灭亡,或许他真的可以做一辈子的“陶渊明”,写诗填词,养养菊花,终老林泉。
北宋初年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著名隐士林逋,不就是这样吗?日子虽然清苦,但有西湖这样的美景,还时不时写点歌颂隐逸生活的诗词,也足以流芳百世了。
可惜朱敦儒晚生了几十年,幸好他当年没做官,跑得快,恐怕也难逃被金人掳走的下场。
当时中原地区能跑的人,都纷纷携家带口挤在长江边上等着难逃,此时李清照也正在将几大箱丈夫留下来的古董字画装上船,从此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
像这样大规模“衣冠南渡”,中国历史至少发生过三次。
第一次是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第二次是唐朝的“安史之乱”,第三次就是北宋的“靖康之难”。
再悲壮凄惨的诗词,在现实的苦难面前也是柔软的。
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除了发发牢骚,骂骂那些男人没有用之外,还能怎样呢?
当时的朱敦儒,已经逃到了南京,而不远的扬州,追赶来的金军正和宋军在交战,他登上城楼,远望扬州方向,心中应该是悲伤与惶恐并存。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一个文人,也只能为这样的惨状掉几滴眼泪,写几首哀歌了。
受了这样刺激的朱敦儒,可能也不甘心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于是当有人再次向朝廷举荐他的时候,他没有拒绝,后来也成为了主战派的官员之一。
可惜的是,晚年依附于大奸臣秦桧,晚节不保。
人的际遇和变化,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