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总是这样。
温煦,冷冽。
在诊断课的大阶梯教室里,阳光没有任何阻碍地斜射进来,映着空气中的小灰尘金灿灿地上下浮沉。我斜撑着脑袋,在书本上勤奋书写着未来。
以上都是想象。
事实上,我坐在远离窗户靠近走廊的一侧。也没有耀眼的阳光,它早就被拉上的窗帘隔绝在了外面。北方冬天最人性化的设施-------暖气,还没上线。但是终日密闭,容纳了大批学生的教室有着令人不适的人的气味和足够令人昏昏欲睡的温度。
时间是下午一点五十分。
老师充满激情的声音在扩音器的帮助下颇有魔音之感。
俗话说,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即使魔音穿耳,我亦成功进入了意识模糊,睡与不睡的临界点。
“肾小球肾炎,尿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轻蛋白,而肾小管肾炎,尿液中可发现的是小分子蛋白……某些抗生素具有肾毒性,尤其注意对孩子影响很大……”
这些话自现实中划破虚空,闯进了半梦半醒的我的世界,倒令我想起了一些小时候发生的事情。
相信一个年代的大家,经历的童年大同小异吧。从小写到大的一些作文题目,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一家。
提及母亲,送伞,看病,切水果。小学的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常常痛恨于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写这些看到要吐的作文。
小时候常常想,我的母亲这种作文除了切水果送你看病还有什么好写的。我们本来就是普通人,普通的出生,普通的读书结婚生子,普通的老去,普通的告别这个世界。疑惑于老师给我批的良好,因为我觉得我写得挺真诚的。
小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母爱就是伟大,无私,奉献。这些听上去有点光明到可怕的词。
我还有很多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说认真写的作业他能够看出来。认真这么主观,结局不一定客观啊。
反正稀里糊涂地长大了,然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地吐糟批判语文书。接着又幡然醒悟语文书选材是真的好。
西扯东扯地讲了那许多,让我回到n年前的夏日午后,开始讲述突然想起来的和医院有关的母爱故事。
时间地点已记不清。起因是我突然呕吐,乏力,发烧。然后妈妈就陪着我去医院看病了。
大抵那次真的病得有点难受,那次就诊经历让小时常生病的我还有些许印象。
常规化验,拿药,打吊水。
看着药水滴下来,我觉得手背隐隐作痛,刚开始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幼小的孩子心里,医生老师家长还是有绝对权威的。快滴了小半瓶了,就试探性地和妈妈说是不是滴快了。
还说的很委婉,有点不舒服。
妈妈拦住了一个护士,问她能不能调节点滴速度,被告知这种药是这种速度吸收好。
又小半瓶药滴进去了,我开始确定不舒服不是错觉,如实告诉了妈妈。
妈妈再一次拦住了护士询问。被告知无事。
临床也是一个孩子在打点滴,很巧,我们俩还是用的一种药。
其实现在想想这种情况下,觉得孩子只是讨厌医院惧怕打针的想法,真的是人之常情了。可是当时,妈妈把药物的包装盒拿出来了,认真地读了说明。然后就当机立断拔掉了我的针。
时隔多年,我觉得我也难以忘掉,母亲与护士医生争执时,说的一句“我相信我的孩子,她不会撒谎的。”
记忆就是很神奇的东西,母亲在记忆里的样子,在一片惨白的医院里,还是那么熠熠生辉。
妈妈因为相信我,所以去再三询问医生护士,最后又因为相信我看到了药盒上注明的孩子不宜使用此药的字体。
即使期间临床的妈妈也不甚在意得提及她孩子也说过不舒服,觉得不过是孩子戏谑之言。
但是妈妈不同。
她相信我。
我觉得这个大概就是伟大的母爱吧。她尊重我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尊严,从不轻视。
越长越大。
越觉得母亲是个十分普通的人。
但从小对母亲的憧憬却越来越大。
我爱她。
写于2017年11月10日晚。
写于一个离家乡与家隔了千里万里的地方。
不知所言,却居然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