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大学是长安大学,因为名字好听。我最喜欢的地名是长安,因为够大气,更因为长安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不知何故改为西安,多少有点遗憾。但书名可见此书的作者们大概是偏爱“长安”的。
有次无聊翻看《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有一部分附录是“仅用于中国地名的汉字”,排在第二的就是“灞”,注释(灞河,a river in Shaanxi),好奇心驱使,继续往下看,竟然有“浐”、“沣”、“泾”、“渭”,这些字十分熟悉,因为知道每一个字都代表西安一条河,并且许多被作为西安的地名,“灞源”、“灞桥”、“浐灞”、“沣惠路”、“沣峪口”、“泾阳”、“泾河大道”、“渭河城市运动公园”……遂想到中国有太多省份以水为名: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海南、黑龙江、上海、青海,以水作地名的更是数不胜数。
去年秋天看望一位多年不见的长者,风采依旧,谈笑间,我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的自己,但多了笃定,多了自如,临走他送我一本他主编的新书《长安八水记》。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在楼下小面馆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凝聚了很多人心血的书,那一碗面,我吃了一个半小时,直到服务员过来问是否需要加餐。出门抬头,漫天霞光。
手上这本《长安八水记》中的主角:渭河、泾河、沣河、涝河、潏(jué)河、滈河、浐河、灞河,都是既陌生又熟悉。对于我这种方向感极差的人来说,也许只有以鸟的视角,才能对一个地方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无人机拍摄的150照片满足了这个需求,多次惊叹“这是我所生活的西安吗?”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如今只记得“我家门前有条河,河里鱼多故事多。”我家门口有条小溪,水流时断时续,至今我竟然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太小了。所以一直羡慕生长在大河边的人。那里的鱼是真正的鱼,而不是小拇指大小封顶;那里的小孩子游泳是真的游泳,而不是水没过大腿根封顶;那里的人还可以坐船,而不是叠个纸船顺流而下去远方。老公家在洛河边,形容东西多,常常说“一河滩”。
对缺水的记忆停留在初中。不是因为旱灾,而是没有取水工具。没有自来水,水桶得借,水井在学校隔壁。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就和同村的好朋友集体迟到,因为人生地不熟,一只罐头瓶一团毛线就是取水家当,井深绳短,脸多瓶小,又都是女生,生怕老师同学看出自己没洗脸。后来情况好点,和宿舍十几个同学共用一根带钩长杆,一只塑料桶,但桶常常掉井里,到了冬天,时常去学校门口的河里凿冰取水洗脸洗碗,热水就不用提了。也许因为这些经历,我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看见别人用一整盆水洗脸,或者洗脸刷牙全程开着水龙头,总是有种说不上来的愁。
作为商洛人,商洛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然而不论是面貌、口音还是性情都是“商洛牌”。几年前有人第一次见我,问:“你是商洛人吧?”我惊喜:“你怎么知道?”对方答曰:“商州红嘛!”以前觉得“商普”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还时常想起高中同桌逗我的话:“你看那高高的白杨树上,圪蹴这一只xiū zi,一不小心,翻个niāng ban。”今年给溪溪读书,才断定自己这些年说的一直是“商普”。
至今在西安生活了15年,可以说是半个西安人了,然而西安对我而言多少有点陌生。西安的陌生,在于总迷路,为此曾经想着把西安的每一路公交车都坐遍,用身体在脑海中画一幅西安地图。现在看来,10年以内是难以实现了,因为公交线路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忙,好在有高德地图。
西安的陌生,在于面积大,有一年和哥哥从我现在居住的西三环坐公交车去灞桥看望妈妈,路上用了三个半小时。年前从草堂走回来,行程30km,也不过是地图上短短的一条线。
西安的陌生,在于人多,不管什么时候去火车站总是人山人海,出门到处都是天南海北的人。而我只是西安的一千万分之一。西安越大,我也就越小。那种小,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归属,一种深刻的依恋。
西安的陌生,在于变化快。同一条路,几个月不走,就走不通了。同一个地方,几个月不去,不是没了原来的路和楼,就是多了新路和新楼。经常听人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以前这里是麦田”……
但西安又是熟悉的。过去、现在和以后呆着的地方,遇到的人,做着的事,都定义着“我”。而这里的一千万个“我”,也共同定义着西安。
现在好像流行说大,“大西安”不例外。西安的大,在于历史、在于面积,在于人口,在于实力,更在于胸怀,用渭河篇作者高全成老师的话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渭河深知:只有汇聚百川、融入大海,才会不断流,甚至干涸,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她身上所展现的“自强不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包容开放精神、与时俱进精神”,不但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也是建设大西安不可或缺的。”
曾经凡是涉及历史的,总觉得距离自己太遥远,何必操心古人的事情,也曾自负地想“过去与我何干?”然而随着年龄渐长,发现不了解历史容易让人自大自负自闭。隐约知道在我脚下的这个地方曾经生活过许多伟大的人,曾经发生了许多伟大的事情。
此书融合许多熟悉又陌生的地理、历史、文化常识。作者平均年龄60多岁,大都是八水边长大,他们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地上采风天上摄影,为写此书追源溯流,先后采访人物100多位,这大概是对乡情最好的表达。
人年纪越大,视野越开阔,作者们的时间和空间视角很大,许多地方忍不住读出来,“读不尽诗书碑林,听不够暮鼓晨钟,尝不够地道美味,阅不尽长安风景……”读着读着,有种央视纪录片配音员的错觉。掩卷沉思,没有古人,哪有今人;没有文化的传承,哪有文明的进步,于是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想静下心来做好手头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歌词。月亮光光,孩子们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妈妈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一边缠着她,听她讲过去的事情。这一次,让我们听一群长者讲长安山水和长安人的故事,一起领略长安的万古风情和今日风采。
后记:
自认为这是公众号开通以来最接地气的一本书。不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还是在西安工作或者生活的外地人,或者虽然二者都不是,但是对西安有点感情的人,都适合入手。而让更多人系统了解长安八水,进一步了解并爱上长安,也许是此书作者们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