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项目类型:学校类建筑
项目规模
总建筑面积:86065.79 平方米
地上部分建筑面积:81750.92 平方米
地下部分建筑面积:4314.87 平方米
设计说明
兴义市阳光书院项目基地位于坪东洒金村,西接西峰林风景区,东临绕城高速和城市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本项目建筑共分9个子项:教师公寓、行政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学艺馆及配套设施建筑。
建筑设计立意,在充分调查兴义市的历史发展渊源后,用现代的手法进行重新诠释,总平面布置形式采用院落式组织,外立面的设计,运用斜山顶、券廊、土黄色和白色墙砖、青色琉璃瓦等元素,配以现代的玻璃、型钢等材料,创造出一种风格稳重而又不失亲切的校园氛围,使整个学校既有学府的儒雅气质,又有年轻学子朝气蓬勃的活力风貌。
规划分析
1. 功能分区——传统的书院布局,开放的教育理念
功能布局设计理念:围绕 “一环、一轴、一核”依次展开,共六个功能组团,分区组织各个功能分区:
主入口轴线穿越教学楼正中央,且于其轴心上布置行政办公大楼,结合气势庞大的广场,作为学校整体象征;
入口广场西侧为科技大楼和图书馆,结合千人大阶梯教室,积极构筑既有浓郁书院氛围,又有强烈现代学校气息的校园;
学校教学区布置在景观主轴线的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并且结合地势及广场景观,环境优美;
学生宿舍集中设置,是为了减少上下课路程考虑。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考虑就近分散设置,以避免就餐流线过长;根据学生宿舍的情况,运动区也集中就近设置,使学生运动生活方便快捷;
体育运动区布置在用地东北侧,地势宽广,营造出怡人的运动场所;
行政楼南侧根据场地较平坦宽阔,因而设计为景观广场,以优美自然的生态环境形成阳光中学的校训文化之地,提升校园精神空间;
基地南侧为教师公租房用地,交通便利,环境清幽。
2. 交通流线——人车分流,环路相通
在校区的北面和南面分别设置人行、车行及后勤出入口,实现人车分流、人货分流;
设置环路,作车行及巡逻、消防之用,在校区内部设置步行环道,既有效分割功能区,又联系便捷;
在教师公租房下面设置地下汽车库,在基地北侧设置大量地面停车位,以解决临时性的爆发性车流量。
3. 环境景观设计——中心景观与庭院景观结合,中西合璧
入口广场、启贤广场、教学楼为主轴景观,把博学廊、学思苑、聚贤广场、思水苑等校园文化景点作为次要景观节点,主、次结合,形成了学校文化景观。
在南北向的主教学区的轴线上,组织了与教学生活关系密切的共享空间。让这些代表兴义历史的文化符号,在阳光中学形成独有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得到熏陶、升华。
4. 空间组织
遵循校方总体布局规划构想,结合景观布局,形成一轴一环,环点分布结合,紧密相连的公园式教学环境。
规划上,景观主轴贯穿校园,顺应场地的地形走势,与次要景观节点相结合,在校区内围绕教学区和校前广场组织了一条主环路,使各功能分区通过环路紧密相连,并在用地中间组织了一条人车共用次级环路,以减轻主环路上的交通压力。解决了校区内复杂的交通流线问题,在用地北侧组织了日常使用出入口,校区大门,在用地南侧组织了后勤出入口,三个出入口分流疏散了各个区中不同人员流线。
5. 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设计立意,在充分调查兴义市的历史发展渊源后,用现代的手法进行重新诠释,运用斜山顶、券廊、土黄色和白色墙砖、青色琉璃瓦等元素,配以现代的玻璃、型钢等材料,创造出一种风格稳重而又不失亲切的校园氛围,使整个学校既有学府的儒雅气质,又有年轻学子朝气蓬勃的活力风貌。
- 行政教学楼(建筑面积:1826平方米)
建筑采用半围合布局和简洁厚重的建筑风格,白色、土黄色的古典建造及青色坡屋顶增添建筑文化气息。石材和琉璃瓦的运用,体现了书院本身应具有的意象。
在功能设计上,设置了素质教育教室、行政办公等多种功能空间,分布合理又紧密相连。
行政楼北侧则是图书馆和科技楼,集合了音乐、舞蹈、图书室、报告厅等多种艺术文化功能,除满足距离运动场大于25米的要求之外,还最大程度避免了对其他用房的干扰,又屏蔽了运动区噪音。
- 科技楼
建筑面积:4342 平方米
- 图书馆
建筑面积:4685 平方米
- 食堂
建筑面积:5676 平方米
- 学生宿舍
建筑面积:33428平方米
- 体育馆
建筑面积:3622 平方米
- 学艺馆
建筑面积:4710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