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天监考,这场是数学,这考场学生还是学困生,数学更是学困孩子们的弱项,在考试前,先宣布几条考场规则:一、不允许左右前后扭头;二、不允许说话,有问题举手;三、不允许趴桌子上睡觉;四、不允许随地扔垃圾;五、做好就近区域保洁;六、考试结束后,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自己的物品什么都不要带走(30个班的学生打乱安排的考场)。七、爱护本考场财务,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乱刻。
考场很安静,孩子们都静静的听着,当说起保洁时,孩子们不约而同的低头,看自己所在周围的卫生,还有几个孩子,捡起地上的纸片,其实除了孩子们的成绩差一点,但蛮可爱的。考试时间还没有到,先把演草纸和答题卡发给孩子们,试卷听到学校统一让发放时再发。
一切准备就绪,离考试还有10分钟,看着孩子们略带疲倦的样子,让他们趴在桌子上休息几分钟,孩子们很听话的在桌子上休息,看着这些孩子,想到每天的学习生活,尽管学习困难,但是他们也很不容易,每天和其他孩子一样早起,一样的上晚自习,一样的坐在教室听课,关键是听不懂,课堂上也不让睡觉,也不让看与本学科无关的课外书,一节节课该是多么的难熬啊,但又不得不遵守规则,毕竟学校是集体的生活,不能随心所欲,孩子们能坚持下去已经不错了,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与坚持力啊。对这些孩子有点心疼,尽量对孩子们温柔以待。
考试开始了,孩子们马上坐好,接过卷子,尽管是第二天考试,但还是担心孩子们会遗漏填写的个人信息和座号,再次提醒。答题开始,有的学生开始写,有的学生在发呆,迟迟没有下笔。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能理解此时此刻孩子的心情,特别是对不会的题,内心的迷茫、无奈、焦虑。不一会儿,有两名学生开始想趴在桌子上睡觉,提醒他们站一会儿,也想包容他们,反正不会写,让他们干脆睡一会儿吧,但是如果放之任之,则成了放纵,让他们体会一下这份“煎熬”,平时也许会努力一点。疼爱他们之余,又想起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确,平时不努力学习,“懒”字当头,对学习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如果就智商而言,这些孩子们并不差,这也是为什么教育一直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的问题。只是被动的学习,最终还是不能坚持,让彼此都很痛苦,他们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看似学习,却是一种假学。所以,仅靠外在的威力、逼迫不是办法,就如泛滥的洪水,不能只“堵”,还要重视“疏”与“引”,这才是关键。对于学困生,要多了解、多沟通、多关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闪光点为契机,逐步引导,激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特别是有特长的学困生,更应该注重引导,发挥出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感到校园生活是充实的、快乐的、丰富的,对学校、老师产生热爱,学生之间友好团结,成绩差一点没有关系,只要正直、善良、阳光、自信就好。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以后不一定不快乐、不幸福。人活着,长久来看,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如何。
此时此刻,让我想到李镇西老师书中的教育故事,想到李老师的教育观,在这方面,竟然与李老师的观点有点相似。也更懂得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更对李老师怀有敬意,更理解李老师所说的教育,不要有功利心的深层涵义。也闪现出之前我教过的一个女生,她学习困难,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然后自己在乡镇上开饰品小店,因工作忙碌,也很少联系。近几年,听说她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城市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也有了幸福的家庭,过的很幸福。当然,并不是说学习的不重要,而是如果学习的确困难,我们也要平等对待,尊重、关爱、理解孩子,毕竟人与人差异很大,学习方面更是如此。
学困生,是教育中不可避免的,更是我们应该多加关注与关爱的,需要更多的引导与教育,这是教育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义务。学校不是为了培养高分之人,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看着考场的学困生孩子,一样的可爱与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