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党来选择他们的新首相,一定是哈利法克斯。这位清瘦、挺拔、面色冷峻的男人,举手投足都是慢慢的贵族气,自带一种俾睨天下的气质。乍一看,让人觉得,不要说危难中的英国人,就算希特勒的魔爪已经覆住了全世界,这个男人也能挽狂澜于既倒。
但是,这个1940年英国的外交大臣,却胆怯不前。还不是原地踏步,他要倒退着通过墨索里尼像纳粹求和。
《至暗时刻》的年轻观众,是被哈利法斯特的翩翩风度打了眼吗?我在一个平台上看到一位年轻人这样评价这部电影:英国就坏在1940年至暗时刻让丘吉尔当了首相。同盟国最后倒是赢了战争,可是英国却被美国榨干了。如果英国当年如哈利法克斯所希望的那样与德国人签署和平协议,现在的英国就能与德国相辉映了。
什么论调?他们难道不知道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是如何对待匍匐在他们脚下的软骨头国家的吗?就说意大利,墨索里尼谄媚德国算是献出了全部膝盖吧?可德国人脸牙慧都,没有给这个法西斯大跟班呀。
说出那种调调的年轻人,一定是被当下的德国迷惑了。不错,任谁踏入今天德国,都会被这个国家的文明、秩序、安静和积极向上的气质所吸引。这是德国摆脱了希特勒的纳粹以后才取得的成就。纳粹的德国,我们不妨参看反映1950年代德国的文艺作品,比如,勒卡雷的《柏林谍影》。那是本间谍小说,间谍故事发生的背景、1950年代的柏林,也是民不聊生、饿殍处处。
私下嘀咕,已经到了娱乐至死的年代,乔·赖特选择拍摄《至暗时刻》,重现英国在20世纪的至暗时刻到底是谁挽救了国家,也是提醒年轻人: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真理永不会左右摇摆,丘吉尔永远是英雄首相,张伯伦永远因着对德国人绥靖而背上了骂名,哈利法斯特永远是临阵脱逃的胆小鬼。
乔·赖特成功了。
加里·奥德曼扮演的丘吉尔,不再是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回忆录里的那个总是勇往直前的无敌首相。落在张伯伦和哈利法斯特手里的把柄、达达尼尔海峡战败,每次提及不都让丘吉尔吃瘪得无言以对吗?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丘吉尔被哈利法斯特用此事“螫”一下,反而觉得我们距离丘吉尔的内心世界又近了一步,所以,成为首相之后被哈利法斯特逼宫得嗫嚅着几乎要同意哈利法斯特去跟法西斯媾和时,我已经忘了银幕上的故事是历史结局已经妥妥地写在里历史书里,紧张得呼吸急促得生怕丘吉尔真的跟着哈利法斯特去德国人哪里仰承鼻息。幸亏。
于我,特别欣赏乔·赖特在电影里安排了丘吉尔太太这个角色。没错,这位太太是真实的存在,但是电影是一门舍弃的艺术,像这样一部战争大片,乔·赖特完全可以将丘吉尔太太甩到银幕外面,但他还是保留了丘吉尔太太,虽然给她的戏份不多,但每一次都在给丘吉尔的性格做旁注。丘吉尔临危受命做了首相后,太太鼓励:你实现了梦想;丘吉尔游移着要不要同意哈利法斯特去与意大利人议和,丘吉尔太太脑袋抵着丘吉尔的额头默默反对;发电机计划启动在即,丘吉尔太太打扮齐整地佯装抱怨:做这种人的太太,有多难……
人是最健忘的动物,各色人种都一样。豆瓣给了《至暗时刻》8.7的高分,说明,良知永在民间,需要清醒者如乔·赖特能够适时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