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本来想去同学家,后来听从劝告回家。
一、肯定法。儿子本想飞机落地后,到同学家去聚聚,送别一下准备回老家上学的同学。我建议他还是先回家,后面再择时与同学聚会。儿子心平气和的听进去了,跟同学好好解释了,下飞机后与我一道回家。儿子心性越来越平和,不再偏执地坚持自己,能听进建议,这种开放的兼听则明的心态很好。
二、修正法。儿子重情重义,能够时常想着跟同学聚聚,并且在同学返乡之前想着去送别,这种有情有义、重视同学情谊的表现,妈妈极为欣赏。同时,若能更好兼顾时间安排,那就更加完美了。
三、改变法
1、接受:接受孩子想去跟同学聚,暂时不想回家的想法。
2、了解:
我:儿子,你为啥今晚要去同学家?
儿:因为潮明天一早就要回老家,会有挺长一段时间我们挺难见面。
我:关心好朋友,并且想跟好朋友聚聚聊聊,这种心情妈妈特别能够理解。只是今天飞机要在晚上11点半才抵达深圳,时间太晚。若我们能早在7点回到,该多好。
儿:那我可以考虑今晚住在他家。
我:儿子,你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我看到你今天其实挺累的,去到他家过夜,你这么累,也挺难愉快的长时间聚会。是否可以考虑下一周或者下下周等他回来深圳,再找个时间再好好聚呢?
儿:他可能挺长时间不回来深圳的。
我:他说明天一早要走长途跋涉,你也希望他能够有一个好精神赶路呢。
儿:也对,没休息好,坐车会晕车。
我:儿子,你总是特别体恤别人。现在通讯也非常发达,你们在微信里也可以聊得非常开心。我看你刚刚就聊得蛮愉快的。
儿:好吧,那今天就先不去他家,我休息好一些,也让他休息好,明天长途跋涉没那么辛苦。
我:嗯,我相信潮能够理解的。
3、感受:儿子看到你越来越长大懂事,越来越通情达理,能够理解别人、体恤别人,真为你高兴。
4、策略:一是在微信里多加关心,多多联系,相互鼓励和支持;二是在等朝回深圳的时候,提前约时间争取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