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大冰的书,我相信读过他书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一直奉行着“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愿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我想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能够在几点一线的忙碌后追求一下自己的诗与远方,有梦可追,却也在理智的生活。
可看了那么多人的故事,我也越来越觉得他的生活很难,而这其中之一便是平衡,他自己也曾说过:“越是真正的旅行者越懂得去平衡生活;越是理智的旅行者越明白去平视生活;越是资深的旅行者,越不会煽动人盲目辞职退学去流浪,只把旅行当生活。”平衡有多难,一碗水我们尚且难以端平,更别说生活了,我们往往失掉重心,最后搞得自己很累。会平衡的人会在忙碌中也显得井井有条,看起来不是那么忙乱。
其二是勇气,不论是小芸豆、铁成等,包括大冰自己,都是很有勇气的人,最后这些勇气变成了习惯,很多人都难以去逾越心里的不敢。所以才有了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因为不敢,那些追求诗与远方的美好幻想只能用来压箱底,填填时常空虚的自己。
还有什么呢?我也没有弄清楚,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有很多,有的说坚持,有的说耐心,有的说勇敢……这每个一点点的差距堆积起来,才让同起点的人渐行渐远。我想应该还差了很多,这些都需要自己慢慢去弥补。
曾经我也衍生出,什么都不管,就想任性一回,去好好玩一次,旅行一次,流浪一次。可是大冰的一段话把我拉回现实:“这个时代把旅行捧得太高,许多人受了误导,总以为走得越远越好,于是把穷游当人生,认为所有的美好都在远方,于是盲目地去辞职退学去流浪,没有能力只有臆想,在臆想中给自己营造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盲目大多换来肥皂泡,许多人最终除了空虚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我还是受了深深地误导,想去旅行,去浪迹天涯,但我把它放在了心里,先沉甸甸的放着。因为我不想去没有能力的任性,在象牙塔里任性,更想慢慢积蓄,等到自己可以承包自己任性的那一天,再好好任性一回,再朝九晚五与浪迹天涯。
如果说什么最任性,那大概是生活了,永远未知,是给你一颗糖还是一巴掌往往无法预料,有时让你甜到掉牙,有时让你痛彻心扉,大多时候还是不痛不痒,就是给你制造点小麻烦,让你不舒服。
正因如此,当你习惯了朝九晚五后,生活的挫伤会让你没有勇气去浪迹天涯;而当你习惯了浪迹天涯后,就很难静下心来去朝九晚五。那种动态的变化难熬,每一次转变大概都是对心性的一次磨炼,所以大冰还一直在这种生活的路上,没有走到极致。
那会是一场磨炼,可苦尽甘来,是一种大多数人都想要的平衡。
所以,自己是从现在开始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