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从未讲授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对"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也是一知半解,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更是不是明了,正巧家里有一本《李清照传》,索性打开坐下来读一读。
一口气读到了90多页,感叹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名不虚传,感慨作者文采斐然让人一顿不停,同时也发现这本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语言上,都是值得一读!
前期,多写闺中女儿情,她喜欢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喜欢朝霞,亦喜欢晚霞。于宁静处,看风过无痕,听流水无声, 这才是她中意的事。于是,美丽的她,在美丽的年纪,作着美丽的词。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再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时间就这样闲适静谧的流淌着,仿佛会一直这样岁月静好。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出自于苏轼门下,也是轰动一时的著名文人,身边的人无一不读书识字,长辈更是不了得,偏偏她自己又是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又有人教,又善学,这能不培养出来一个才女呢?所以,年少时代的李清照,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赵明诚,真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人情投意合,婚后生活幸福甜美。一起收集金石字画,一起撰写古文书籍,好不惬意!然而在他们结婚之后的第二年,李清照的父亲仕途受到影响,因其居于苏轼门下,便被扣上了旧党的头衔,罢官,驱逐出京,李清照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上书给公爹赵挺之,请他设法营救父亲。然而,赵挺之却选择了自保,这令李清照伤心不已,悲愤不已,于是写诗斥责其公爹……
再后来,赵明诚离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