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要说明霜降节气的含义。
每年10月23~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是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作“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寒冷的夜晚,冷气凝结的霜像精灵般悄然降临,一夜醒来,北方的窗户上已经挂着微凉的寒气,天亮得愈发迟了,青草枯黄,霜花挂窗,一切都是深秋的模样。冷空气过后,一次次的降温,东北、西北或是海拔高的地区已是雪花飞舞,而偏南地区则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色。
2.描述霜降三候具体表现。
一候豺乃祭兽:“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以兽祭天。
二候草木黄落: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树叶都枯黄掉落了。
三候蛰虫咸俯:蜇虫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之美,蜂蝶不见踪迹,蛰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作准备。
3.简要说明霜降习俗。
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霜降”前后,正是菊花盛开的时期,千百年中华民族先民形成的赏菊饮酒的传统风气,也就成为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菊花被古人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喜爱。
登高: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特别是老年人、文人学者都以登高望远、高谈阔论为雅事。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
拔萝卜:有句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食物,民间称“土人参”,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吃柿子:霜降时节,天气转寒,正值柿子成熟之时,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补筋骨,非常适合霜降时节食用。
寒衣节: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等。寒衣节寄托着人们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4.任选一首霜降诗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时节,秋高气爽,江水水位下降,露出江心的沙洲。词人酒后微醺,风力虽软,但仍觉凉意飕飕,而破帽却似多情,留恋不舍。漂泊异乡,身旁无友,重阳佳节,只能饮酒打发时光。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万事都如梦境般虚幻,转眼间就会成空。
霜降前四日颇寒
这首诗创作于霜降节气前的四天,描述了霜降前四日自然界的变化:草木开始枯黄零落,天气阴晴不定,风云变幻莫测。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切。通过阅读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他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迎霜降
这首诗以霜降节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烈风、云旗、鼓角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霜降时节萧瑟、苍凉的画面。通过描绘幽人(隐居的人)穿着草鞋、踏着寒霜出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霜降时节的寒冷氛围。最后以“戒坚冰”为警示,提醒人们要防备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