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较长的未来,会参与一款K12教学资源分享的社区产品,用户群是老师。
眼下正在研究,如何引导用户评论和用户评价。
评论和评价听起来很像,但其本质的区别在于:
评论旨在于建设高质量的社区讨论氛围,评价旨在对资源质量进行甄别筛选。
目的决定手段,先确定了要做什么,才能有配套的玩法。这里我就踩坑了,弄错了老大的战略,以为第一期是要建设高质量的内容和互动。所以先做了关于用户评论的研究,其实老大想要的是从用户维度来对资源进行评分,从而做出筛选,即需要用户评价。
哎呀,太低级的错误啦,果然是年轻人。^.^
所以,以下是我对于社区用户评论体系的思考,分成三步。
1. 分析用户评论动机:
通过分析主流的社区(知乎、大众点评、淘宝、亚马逊等),得出社区用户产生评论的心理动机模型,并与我的产品进行一一匹配。
2.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引导评论方案:
根据我的产品的特点,和目前的策略,敲定引导评价的方案。
3.细节与流程设计:
根据2中所定方案,设计具体流程。
一:分析用户评论动机
1.互惠心理
包括想帮后来者完善商品信息(但驱动这么去做的一个动力在于,评论可赞,比如digg,将多赞优先显示;或者是yelp的那种流程引导和输入框文案引导)。
2.记录
人类都有记录一些东西的愿望,比如mark。用户评论之后,能帮助他下次找这个东西。(是否可以取消收藏功能,强行引导用户评论,这样的好处是会增加评论量,坏处就是一定会造成评论水化)
3.分享和倾诉
分享是指希望我认同的东西,得到更多人认同。介绍给朋友或者同好。
倾诉,典型的就是拍案叫绝和尼玛坑我。
(这两种很典型的是评论并转发、评论并分享,然后用户分享的内容,也作为一条评论,比如某某某分享到了新浪微博,但是这样的问题在于,取巧、水化,不够高质量。)
5.虚荣感。比如大众点评的榜单和积分体系。中国人都喜欢上榜,觉得这个称谓很爽。我觉得做积分体系没什么必要,榜单可以尝试做一个甚至是一系列,和激励用户上传是一整套的体系。
6.实际奖励。比如返现、抽奖。我们早期可以结合着榜单一起做。还有一种实际奖励是CSDN那种,你必须评论了,才能下载之后的内容,这算是一种奖励。
7.娱乐,典型的弹幕、盖楼之类的。不太符合我们的产品形态。
8.炫耀心理,淘宝上那种买家秀、还有一些高逼格的商品下,人们喜欢这样。对我们产品不太适用。
2.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引导评论方案
我觉得看我们对于评论的目标的定义是什么,快速起量还是要高质量。
作用是什么,是更想要建设社区讨论氛围,还是进行快速的甄别筛选。
我觉得是高质量,而不是评论水化。是社区讨论氛围,而不是快速的甄别筛选。
所以,我们真正要去利用的,是用户的互惠心理、虚荣感和实际奖励。
也就是说,我认为的方案:
1.评论可赞,采用digg式的方案,挖掘好的评论,给予更高的积分和展示。积分体现在榜单中,展示则可以像虎嗅一样,专门开一个栏目来展示优秀评论。
2.流程引导,比如用户下载了第一篇文档后,几天之后又来下载,我们可以按照yelp的方式,来提醒他,大家都评论了,现在轮到你了。然后再评论中引导他回答个性化,有价值的评论。这个地方可能更多的是文案。
3.榜单,排行榜发奖品,甚至是抽奖,晒奖。当然肯定不能超过贡献实际资源的人,这里是否要和激励用户生产内容一样重视?那取决于我们对于评论的定义是什么,是内容的附加品么?那就跟知乎回答下的评论一样了。还是说看成和资源本身一样重要的内容呢?这样,用户就能感受到我们这里有高质量人群在互动。
3.细节与流程设计: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