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坐禅时,听见禅室外有对话,
孩子要用户口本,着急要问我放在哪里。
此时我已身根断灭,正在四空天遨游,
虽然对话内容听得清清楚楚,
可心识没有一丝毫晃动、思维没有任何相续、身根没有任何觉受。
一会儿对话没有了,禅室外又安静下来。
今晚坐禅1小时25分。
之后下去行禅。
禅行非常慢,全身弥漫着、并且散发着悲心。常乐。
行禅1小时,只走了450米。
上师批示:进步颇多。
对你来说,家人是你的某一种焦虑源。是你改变和修复了大脑原有的引起焦虑反应的路径。
我:我现在类似这种现象特别多。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按道理应该刺激到了我,但实际上,我身根没有紧张的反应,
日常弥漫着的乐受也没有影响,我与那个刺激源是被隔离开的。
坐禅和行禅时就不用说了,完全隔离开,感觉出世间一样。
行禅结束或者坐禅结束,刺激源对我是基本上没影响。
如果我忙碌了好久,乐受慢慢淡了之后。刺激源也会搞得我有一点点的不太舒服。
但是,这不舒服过一小会儿就没有了,就消失了。
上师:这很好。
你在一直在四禅和四空的状态里徘徊,然后整个的状态大量流露出入净流的表现。
(AI 查询)入净流 :
“入净流”是佛教修行的重要阶段,属于四向四果中的初果须陀洹。
意味着修行者通过断除“身见、戒禁取、疑”三结烦恼,证得无我智慧,不再执着六尘外境。
虽然仍有人天往返的业报,但已永不堕恶道,且必定趋向涅槃。这是解脱的起点,也是不退转的保障~
(AI 查询)须陀洹果
一、定义与内涵
须陀洹果(梵语:Srotāpanna),又称预流果或入流果,是小乘佛教四沙门果中的初果,标志着修行者首次脱离凡夫位,进入圣者之流。其核心内涵包括:
1.断三结:彻底断除“身见”(执五蕴为实我)、“戒禁取”(迷信无益戒律)、“疑”(对三宝的犹豫)三种根本烦恼。
2.不堕恶道:证得此果者永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仅在人、天善道中轮回,最多七次往返后必证阿罗汉。
3.法眼净:通过现观四谛真理,获得对佛法的直接体认,如《杂阿含经》所言“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二、意义与影响
1.解脱基石:是声闻乘修行的起点,奠定后续三果(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基础
2.大乘关联:虽属小乘果位,但大乘亦认可其价值,如《金刚经》强调须陀洹已离四相(我、人、众生、寿者)
总结:须陀洹果是佛教修行者从凡入圣的关键转折,通过断三结、修四念处等法门,实现“预入圣流”的解脱保障,并为究竟涅槃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