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叫做少,即是多,话越少越有力量。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四岁的东东总是会在妈妈和别人讲话的时候打断他。为此妈妈跟东东说过很多次,甚至为此不止一次的呵斥过东东。但是他还是会一次次打断妈妈的谈话,这让东东妈很是恼火。那到底怎样才可以让东东不再插嘴呢?在学完正面管教之后,东东妈使用了一个工具,非语言信号。
妈妈和东东先制定了一个暗号,就开始实践。当妈妈跟别人讲话的时候,东东想跟妈妈说话,她会过来悄悄的捏捏妈妈的手。这时候妈妈会把手放在东东的肩上,表示她会尽快讲完,听她说。从那以后,东东就很少再打断妈妈了。这样妈妈格外的开心。
那到底什么是非语言信号呢?
其实非语言信号就是指运用除了语言之外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表达我们想要说的话。在亲子交流当中常见的非语言信号,有抚摸、拥抱、亲吻、握手、点头、微笑、眼神、表情等8种。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直接说不就行了吗?
著名的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指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是最无效的事情之一。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道理一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我们大脑的反应机制是,当我们听到一个命令时,会本能的选择反抗、逃离,而不是合作。
所以当我们唠叨的多了,往往会发现孩子反而根本什么都没听进去。根源信号可以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一个有趣的约定,以此来提示孩子应该遵守约定,遵守规则。相比说教,惩罚非原信号,更能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俗话说,感觉好,才能做得好,非语言信号可以让我们和孩子之间避免陷入权力之争。同时也可以促进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其实,肺炎信号的使用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方说孩子感冒了,盖着一条毯子蜷缩在沙发上,爸爸走到他的旁边,给他盖了盖毯子,温柔的揉了揉他的头发。爸爸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儿子就能够感受到爸爸对他的关心,想要帮助他,并且希望他好起来。
这其实就是非语言信号的力量。
试想一下,我们跟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假如我们可以蹲在孩子的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微笑着用温柔的眼神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他一样会收到。或许他还会给到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困难。如果我们善用自己的非语言信号,与孩子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事实上在有的时候,非语言信号反而比语言更好使一些。比如微笑着只需要被放回鞋架的鞋。或者说跟孩子约定好,在矛盾发生的时候,用礼貌的方式提醒彼此,先积极暂停。也或者是感到沮丧和失望的时候,把手放在心脏的位置,表示我依然爱你。
在这个过程中,无需语言,只需要和善而坚定的内心带来的一些肢体的动作或者表情。
通常在哪些情形之下,更适用使用肺炎信号呢?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我们需要孩子合作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非语言信号。比如,当我们自己发脾气,或者孩子在发脾气,陷入彼此的冲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手势,提醒对方停止发脾气。大家都先冷静下来。
比如说我们之前学过掌中大脑,我们就可以用四个手指握拳张开再握拳再张开的这样的一个手势动作,来提醒对方,先冷静再去解决问题。再比方说,当我们希望孩子关掉电视,而孩子仍然在继续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直指手表来提醒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之前就有一个最后时间的约定。
也或者说当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可以约定一个手势。比如说把手放在胸口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确保将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这是其中的一个场景,就是我们需要孩子合作的时候,或者我们需要向孩子表达这样的一些提醒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非语言信号。另一种就是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爱和鼓励。比如一个拥抱,一个抚摸,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微笑,其实都可以传达我们的爱与鼓励。而且效果往往远胜过语言。
父母在和孩子约定使用非语言信号的时候,要注意三点,第一,邀请孩子参与做头脑风暴,一起想出他们有效的非原信号。通常孩子想出来的信号,在你下一次使用的时候,这个提醒或者表达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真正的带着好奇、感激,真诚的心,诚恳的去与孩子做约定,并且跟进执行,才会真正的有效。如果只是为了用这个工具来控制,孩子,自然不会起作用。总之,非语言信号,它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约定,直接表达了约定的内容,不夹杂任何个人的情绪。所以孩子更容易接受。
要想非语言信号有效,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尽可能让他们自己想出有效的非语言信号的手势、动作或者表情。
第二是父母必须诚恳的和孩子去达成约定,并持续的用约定的会员信号去跟进执行,并且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