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这部电影,我只看了四分之三,结局没看。原因很简单,看不下去了。细想一部能做到让观众等了个把钟头,终于等到最精彩的结尾之时,却不想再看下去的电影,虽不是良心之作,也算是用心之作了。一部合格的烂片只有从头到尾不断保持高质量的烂梗,才有资格被称为烂片。很荣幸,我们的《港囧》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这一点。
基于这部片子没劲到让人懒得去剧透,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剧情,之所以要简单了解一下,是因为剧情够简单。主要讲的是姐夫打算出个轨,小舅子不让。基于这条主线衍生出了姐夫执意要出轨,小舅子执意不让,以及姐夫拿生命出轨,小舅子拿生命不让等无聊剧情。
相比剧情的无聊,中间时不时穿插的彩蛋就有趣多了,例如最经典的一幕是姐夫和小舅子初到香港,街头巧遇导演王晶在拍电影,众所周知,王晶的电影烂的有多炉火纯青,不曾想只是在别人的电影里跑个龙套也能烂得这般独树一帜。王晶在本电影里拍的这部片子叫《古惑仔大战铁头人》,光听这名字就不难发现王晶对烂片的掌控度已然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常言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同理,有一个足够没水平的片名坐镇,这个片子已经烂了一半,正如《港囧》,亦如《泰囧》,包括来年极有可能会上映的《日囧》,《美囧》,《白塔囧》等片子。
说回姐夫和小舅子街头巧遇王晶,其正在拍摄的一幕是帮派火拼的场景,一方是古惑仔,一方是铁头人。片方误以为姐夫和小舅子是群演,故让小舅子加入了古惑仔的队伍,而姐夫加入了铁头人一方。注意!厉害的来了!铁头人,顾名思义就是在头上带上一个铁头盔,于是导演顺便给姐夫也带上了一个和别人一样的头盔,只是没有人能想到,姐夫戴的这个头盔竟然就是那个修炼了一千年的头盔之王——紧箍咒!怎么都摘不掉。我不知道其他数十个群演是否也戴着同样的头盔,如果是,那么《古惑仔大战铁头人》的导演是傻逼,如果不是,那么《港囧》的导演是傻逼,验证完毕。
后面的剧情,完全是围绕着这个头盔展开的。姐夫要去出轨,对象是学生时代的初恋女神,戴着头盔去明显不合适,无奈从头盔带上的那一刻,就已经长在了头上,只有找到观世音菩萨,不,是开过李嘉诚保险柜的开锁之王,才能打开这个头盔之王。就此姐夫踏上了漫长艰难的开锁之路,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找到了锁王并顺利取下了头盔,这时我和姐夫都长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看点新鲜的剧情了,例如出轨。不料,电光火石间,小舅子又把头盔扣到了姐夫头上,最后经过一系列可有可无的戏剧冲突,最后头盔被小舅子引爆了,而铁头人姐夫没事,头盔戏份宣布杀青。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头盔在这部电影里的角色是仅次于包贝尔的男三号,担当搞笑重任,好比星爷电影里的达叔,是整部电影里的灵魂角色,这么说来,其实这部电影不应该叫《港囧》,应该叫《姐夫与小舅子》,或《恐怖的头盔》。
名字与剧情格格不入的片子还有不久前看过的那部通篇没开过一次庭的《我是证人》,虽然是翻拍自我最喜欢的棒子电影,剧情也算可圈可点,可是主演阵容实在无趣,重要的是还跑题,应该叫《我是目击者》才对,一个瞎子做目击者,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吗?另外前阵子看的《夏洛特烦恼》也是同样的毛病,看过的朋友都看得出来这是导演为了营造《少年维特的烦恼》这种洋气的感觉,故意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如果这是个命题作文,我只能给零分,因为它严重跑题了。个人认为片名应该叫《夏洛的春梦》或《夏洛的下落》,甚至叫《被嫌弃的夏洛的一生》都比原名更贴题。庆幸的是上述两部片子虽马马虎虎,但还算有资格对《港囧》说,“对不起,我是电影”。
有人说,任何国家的电影都能甩中国电影一百条街,九十九条的都不多见。也有人说,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广电总局功不可没。是广电总局极具中国特色的审核制度,把媚娘和谐成了大头,把色戒和谐成了抗战片。
小时候我也这么认为,后来不穿开裆裤了才明白,一部电影的好坏和尺度完全无关,《港囧》就算拍成成人版依然没什么看头,创意是硬伤,剧情是内伤,试想连个名字都懒得取的导演,怎么可能勤奋到在剧情上下半点功夫呢?故他的作品终究难逃越来越囧的命运。况且,“囧”这个上世纪曾流行过个把礼拜的字,在如今看来,过时得都有些羞耻了呢怎么办!
近几年所谓的超级IP的兴起,可算为创商为零的国产片导演们找足了台阶下。我们的《港囧》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的前身是《泰囧》,而原形却是若干年前的一部贺岁片《人在囧途》。
说出来不怕你鄙视,《人在囧途》这部片自打被店长推荐的那天起,每年除夕我都会看一遍。我并不是看此片的艺术性(看也没有),而是看一个热闹。这么说来我是外行喽?并不!其实关于此片,热闹就是门道。它的意义就在于让有幸从春运火车上活着下来并赶回家过年的人,吃着饺子看一场全程热热闹闹精彩纷呈最终却没赶回去的凄凉闹剧,以此来满足广大屌丝群体有家可回的优越感。什么?这部片的结尾并不凄凉?可又关我们什么事呢?我们在乎的是主人公没有在大年初一赶回家,谁要看他们初二以后的人生有多美好呢?纵然他做得起头等舱,还不是一样连硬座都没得坐?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叫群众们解气的事吗?
这就是《人在囧途》的高明之处,总结起来就是他始终贯彻落实贺岁这个主题,整部片子充满浓浓的年味儿,最大程度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使人在岁末观之倍感亲切,共鸣强烈,且剧情节奏欢快而紧凑,惊喜连连,所以它成功了。而反观泰港二囧,通篇剧情生硬,笑点尴尬,给人一种即兴创作的观影体验。
wifi也恬不知耻地蹭了,种子我都下了,竟然只给我看这些?能拿出点儿下部电影让我情不自禁地萌生买电影票的想法的诚意吗请问?
好了,让我们消消气,谈谈其他类似的片子,譬如《鬼吹灯》系列。先不评价原著写得如何,我只知道有些小说不适合拍成电影,尤其是当下的网文。我们可以把智商调成上初中时的状态,沉沦在胡编乱造的生猛剧情里,不必联系上下文,不去计较错别字和低级的修辞追完这些连载。但,一旦,被搬上大银幕,我绝不会姑息这种廉价的情节竟卖上数亿票房此番恶劣的行径!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以身作则,以从未买过一张电影票,用这件够种的事默默对抗着所有烂片。当然我并不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从我看片子从不看抢版,只看720P这件原则性极强的事情上不难发现一二。
而《寻龙诀》是我观影生涯里少有的看抢版的例外,只因太过期待。看完后,我直赞叹自己的英明,幸亏只看了抢版,给了剧情的乱七八糟一个画质太烂的说辞。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部片在网络上反响良好空前,我怀着质疑自己审美观的心态研究了几篇影评,瞬间整个人踏实了,如同体检完发现自己并没病那般的踏实。
“陈坤好帅,是我想像中的胡八一”,“雪梨杨好美”,“终于看到了原著中的蜡烛,摸金符,还有大爱的黑驴蹄子”…………
诸如种种,试想一部电影要有多难看才给了黑驴蹄子成为唯一亮点的机会。
怪就怪我手贱好了,就在我对《寻龙诀》失望透顶,以至于都开始歧视曾用心爱过的原著的时候,基于不甘和翻案的企图,我点开了它的前身《九层妖塔》,完事后(请原谅我用“完事”这样一个消极被动的词语,只因观影全程我如同在车间修一台索然无趣的机器般难熬),有那么一刻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我很愤怒,我川怎么也变成了这样?才华都留在了可可西里,情怀全给了南京南京,剩下的糟粕堆成了九层妖塔。
或者说堆成了九层铜臭味十足的票房。
至此,我已经很难在把话题扯到《港囧》上了,我深知自己也跑题了,就像我们表里不一丰富多彩的国产电影一样。
然,我到底是个负责任的作者,在文章草草收尾之时我要欣慰地对《港囧》说:“你狠烂,但远远没烂透,你会不断被更烂的刷新,因此你并不孤独。更庆幸的是,你不用为自己的烂而羞愧太久,因为整个时间长河里不会有一个人记得你,这才是最囧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