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记得几年前,当我看着我年幼的女儿生病发烧时,除了带她去医院看病,总觉得该再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能做点什么好,闲下来又在想象她发烧难受的感觉,这种体验久久不能释怀。今天在我行文的一瞬间,我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唯恐自己的孩子生病,孩子一旦生病,父母就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得过一次中耳炎,那时还没有上学,当时耳朵突然听不见了,我就感觉世界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变得灰蒙蒙的,我怎么了,难道我会变成聋子吗?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妈妈只能带我到小卫生院去看大夫,她那时的表情我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她很焦急,一直在和大夫说话,可是我一句也听不到。
经过大夫的治疗,我耳朵恢复听力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变美好了,灰暗的颜色又恢复了生机,我第一个跑过去感谢的就是妈妈,她眼中也泛着泪花。
【2】
这是我童年的一次重要记忆。然而,我的童年并不是一直和父母在一起。
很多孩子整天和父母在一起,体会不到什么叫思念: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这是白居易写的《燕诗》的结尾部分,描写燕子已经长大并远走高飞,提醒燕子要记得父母还在家里思念着它。白居易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总是那么平实,却又那么动人。
我的小学时代,有好长时间,都不和父母在一起,只是在过年时才团聚一次,这让我每次都会躺到妈妈的大腿上,好久不愿意下来。
到初中时,我们终于能三口人在一起生活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坐火车回到了他们在外地生活的家。当我踏进“家”门时,我被家中优雅的陈设惊呆了,我问:“这是咱们家吗?”我妈先是惊讶、后是动容地回答:“是啊,当然是啊!”我的心里暖暖的,我看到他们两个人眼里噙着泪花,我的眼也有些湿润了。
这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有一个像样的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从此要和寄居在别人家的生活告别了,内心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段美好的日子里,我不仅学会了买菜,还愉快地学会了做饭。夏天的傍晚,我们三个人拿着扇子,一起去野外纳凉。由于我们住的地方靠近郊区,走一段路就能看到茂密的树林,还有远处的大山。这里有个风俗:大家抓初生的“知了”,拿回家煮着吃。抓的时候,先找到知了在地上钻出的小洞,沿着小洞到大树的路径去找,一般都能找到知了,每次找到的时候,我就显得很兴奋。
可是,回到家,我一看到那碗煮熟的“昆虫”,胃口就自动关闭了大门。我妈哈哈一笑,她先吃给我看,说“可好吃了,高蛋白,营养丰富!”我犹豫了很久也不敢张嘴,最后我闭上了眼睛,捏住了鼻子,把它放在嘴里,我也不敢多咀嚼,几口吞下,汗都下来了。后来咂摸一下滋味,感觉味道还不错,有一股浓浓的泥土气息和清香。
冬天的时候,妈妈就在家里织毛衣,赚一些外快来补贴家用。每天,我就是在毛衣编织机的声音伴随下,完成了我的作业。有时会被机器的声音烦到,后来想想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大概我感受到了妈妈是在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我的后顾无忧。那声音,铿锵而有节奏感,带着妈妈的深深爱意,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它存在了很久很久,它见证了我和妈妈的岁月,虽然它不会再次响起,而一旦响起,我的心一定能回到那段暖暖的青葱岁月!
【3】
妈妈已经被我描写成一个典型的古代完美母亲的形象了,其实她还有另一面。
退休之后的她,时常出现在跳广场舞的人群中,而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领舞者,她也时常出现在合唱团的队列中,她依然是站在前边的那个人。
跳舞回来之后,她要学电脑、学上网、学乐器,忙得不亦乐乎,“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是深入人心啊!不过,有一条是她的软肋:识字不多。她字虽然识得不多,却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中等水平,这也算是她那个年代的烙印吧。她到现在还时常兴奋地提起,她十四五岁时,带着一个班的同学,向北到过天安门,向南到过大广州的“大串联”经历。也许,这种朝气就是她内心中一以贯之的动力吧。
除此之外,她依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她经常带着舞蹈队的几人小分队,来到养老院,给那里的老人表演节目。她自己本身已经是老年人了,养老院里的老年人虽然比她年长一些,但并不会年长很多,而她看起来却是那么“年轻”。在她所带团队的影响下,那里的老年人也不由自主地和她们一起边唱边跳。我没有机会和她一起去,她就把她录下的视频拿给我看,指着这个说这是她的伙伴,指着那个说那是养老院里的老人。
作于2018-4-25
附:图片来源于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