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学堂2023.02.02晚课心斋心语课堂实录集萃第18页
1.写人名时有情绪波动。
2.愍字。大。提,反文的横大。左下右上的伸展,构成了阴阳和的关系。
3.写大以后。四平八稳美术字的放大没有情感。狂草给的牵丝穿插粘连,不散。
4.浑然一体畅达。目的手挽手一起向前走。
5.三个部件之间,有情有义,和而不委,委而不犯。那才是人味。
6.不是现代人讲的疏密空间结构。
7.怎么激活这个字?明白知其然和所以然。
8.对比后发现云泥之别。一个死的,一个有生命的。和道和自然和心。本真。
9.民部朴厚,文部秀丽。反捺燕尾。
10.任何事物都是有阴有阳的。
11.初学笔锋一定要到位。时间长了,不到也到。
12.时间到了,不用管,自己会减省的。
13.心字底点的粘连映带。
14.对比感受两个愍字的不同。
15.技术上用狂草的穿插断连粘连映带直曲夸张。异化。
16.为何草书手法容易激活。
17.朱熹,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8.这才是狂草达到这种境界的作用。希望大家有所体悟和收获。
19.通化了。去做,去践行。不要被文章所障碍。
20.苍愍之心。
21.零基础。两仪之前,这个圈。太极。无极。没有之前,零。一阴一阳之谓道。没这些之前。进入的是零,无的状态。没有基础是最好的基础。本自具足,人人皆尧舜。有了走歪了,走错了认为对无可救药。
22.没基础,习气少。
23.零基础,阴阳开始。如写二。一直一曲就是书法。有圆有方,有直有曲。
24.阴柔刚健,天圆地方出来了。方折圆转,有粗有细,太极思想。就按这个去写。
25.太极无极。这是我们先贤圣人说的。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
26.用最简单方法解决最复杂问题。中华文化最大的魅力。一次明白,终生不惑。
27.用证明么?所谓科学,所谓迷信。是为一样,可明中华文化之伟大。
28.不纠结笔画细节但要尽精微。反者道之动。
29.刚柔大地之德。人味仁义之德。天地人三才。这是大道。还原天地人的本心。
30.眼睛本来有神的。孩子眼睛明亮,成人却混浊,没光芒呢?
31.去习气灰尘,让我们活得清明一点。活得这个圈舒服一点。
32.楚字。林部左宽右窄。下部左窄右宽。阴阳和。注意粘连。
33.阴阳和。写字是和。阳清气天,阴地气浊,人在写。写的是天地道德自然。
34.大地之德,天道精神。既可以写大,也可以写小。
35.只是你不会写而已。
36.听懂学会都没用,只有做中听懂了才有用。不听嘴上甜甜蜜蜜。心斋学堂就看最后的那几个人。
37.是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就按原碑掌握他的精髓。以后再说。没有快慢,只有当下无比可爱的永恒。
38.弟字。第一点长,就因为楚字左下空。
39.没结构章法,只有活脱脱的人。
40.关于蘸墨。含墨量大,气血足。表面之外,尽量保持中锋,骨法用笔。两端侧锋中间中锋。最后一个饱满,内心饱满莹润。最大的道理,内心充实熟练果决温暖刚强。慢慢融到内心深处。
41.遊字。篆书多。筋多。类天健。乾卦。乾坤两扇门占64卦之三分之二。怕你心不正,做了不在道,把你拽回来。让你回到中庸之上,这才是易的本质。
42.多横情态,有灵动温暖秀逸的。就是情感。
43.篆书质是筋天健,劲健。散氏盘去写那只是相。门都没进。体系化构建越容易知识概念就死了。
44.现代人,当代人没有了雅。要么变法创新,一套套的。一堆概念。讲一堆技术。要么就写得呆板,没有一点生气。真正写得雅致活脱生命体征的太少了。我们努力。最起码,活着真好。
*45.写字,章法,结构,就是一呼一吸。古代没那么多技术,很自由。现代的自由不是真自由。和心魔而为。真正的自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合道而为。
46.写对,写得不好但是活着。你写的所谓高级不对且已死去。
47.道技双修。我们技术产生在道基础上。宇宙观。每天我们都循道而行。
48.秦字。捺漂亮。传统文化的割裂两次,记上几十年发展太快。
49.孙思邈说过的,辛味略多,不过多最好。养肝下月。姜丝晒略干稍烤一烤更好。
50.心稳。亵渎而不管,不是人格侮辱先留有空间。生生之德。
51.心里没了,就会没有。
52.與字。略
53.彦字。不温不火不急不厉雅,从容自在,悠然安然。这些思想揉到魂里。气韵畅达,里面的曲线。用心体会。
54.將字。狂草。写一个潇洒点的。竖的那种,卓然成风格的放下了。吃亏在于不老实。
55.心的力量。古人没几本字帖。
56.中国经典确实多,资料也方便。老老实实把经典抓住是最近的路。急于出风格死的最快。
*57.太极无极论。太极技法。今天日课的重点。
58.我尽力了,大家收多少看缘分。
59.俱字。快了流利了就失去了美好的东西。对比將字的竖快的和慢的边缘对比。单人旁,曼妙s形。线条中段,骨法用笔,肌肤之丽。收笔干笔的破而欲完。松树一样长一长。要多读书,多涵养。
60.不急于出风格。找到自己,活得更好一点。想让别人感动,真的有东西。心中必然万化。合道而为。本自具足但习气面目全非。燃烧完了激情完了一片狼藉。所以书法是养心养性养命之学。
感恩许师分享有意义抱古轩随堂记录整理深蓝谦溢校审难免疏漏讹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