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7岁,一年级毕业。
读下面的题后,宏不明白该怎么做。
“我们做个实验吧,盐水不好喝,我们用糖水做实验吧。”
“好的!”
“找两个干净杯子、糖、勺子、筷子”,我一边说一边找齐这些物品,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倒白开水,第一杯的水量大约是第二杯的4倍,准备妥当后,我问:“两杯水一样甜,你准备怎样放糖?”
宏显得很兴奋:“放一样多的糖。”
我说:“好的,开始实验吧”。
1
宏小心地往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了一勺糖,然后开始用筷子搅拌,当糖全部溶解后。我问:“糖到哪里去了?”
“融化到水里了”
“你觉得两个杯子一样甜吗?”
“一样甜,因为放的糖一样多”
“尝一尝吧!”我笑着说。
宏每个杯子抿了一小口,然后自言自语:“咦,不一样”
我问:“怎么不一样?”
“第一杯没有第二杯甜”
2
“题目要求两杯水一样甜,想一想怎样才能到达这个目标?”
宏想了一会儿说:“再加糖”
“你的意思是往第一杯里再加糖,就一样甜了”
“是的!”宏往第一杯里加第二勺糖,然后搅拌均匀,再尝:“咦,还是不行”
“怎么办?”
3
“再加糖”,宏往第一杯里加第三勺糖,继续搅拌均匀,再尝:“还是没有第二杯甜!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第一杯水热,第二杯水凉。”
我对宏的意外跑题暗自叫好:“可是,我们刚才是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的开水,温度应该是一样的,现在怎么一个热一个凉呢?”
宏思索一会儿,没有什么思路,我说:“这个问题先放一放,继续实验”
4
“好的,我再加糖”,宏往第一杯里加第四勺糖,搅拌均匀,再尝:“这次一样甜”
“真的一样甜了吗?再尝尝”
宏很认真地再尝:“差不多一样甜”
“两杯水一样甜了,放的糖一样多吗?”
“不一样,第一杯放4勺糖,第二杯放1勺糖” ,宏恍然大悟,“我知道了,第一杯的水多,所以要多放糖”
5
“对,第一杯水多,第二杯水少,要保证两杯水一样甜,水多的要多放糖”,我见实验目的已经达成,就说:“现在咱们把这两杯水喝掉,要求我们两个喝得一样多”
“好办”,宏把第一杯水往第二杯里倒,试了几次,才算分均,然后我们两个干杯,喝掉这甜蜜蜜的糖水,真甜啊!
6
回到这个题上,宏很快选择了①,
并且给我讲:“这四杯水一样咸,但是水却不一样多,水多的需要多放盐”
“你又没有做这个实验,你怎么知道?”
宏很自然地答到:“这个和放糖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不禁拍手叫好!
7
应试要的是结果,结果很重要,
成长要的是过程,过程更重要。
学习知识需要经历丰富的过程,经历了过程,收获的又岂止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