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小学 李蓝星
今天上公开课讲了《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我讲的是第二课时,主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在设计时全文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 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练读的时间短,没有读出效果,引导不到位。孩子们并没有读出雾该有的语气,所以,这项目标达成度不高。在以后教学中,我要注意引导,同时要让学生读出层次。例如:1.读通读顺,纠正字音。2.循序渐进,通过一遍遍地练读,引导学生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后面让学生观察了两句话,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两个句子用词上的相同点。都有“于是”、“无论是……还是……都……”,并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有些回答不上来,我由于着急结过过度引导,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一度出现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课堂气氛不活跃。下次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引导他们,让他们主动思考,做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