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然
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我看了有生以来关于写作的第一本书:《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这本书奠定了我初学写作时的习惯,按照作者介绍的方法克服了一些坚持写作的困难,我竟然坚持了152天日更,而且一直在坚持。如果你也喜欢写作,强烈推荐阅读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它对我最大的阅读价值不是写作技巧,而是打开了我对写作和阅读的新认知。我们关于写作技巧方面的困惑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甚至不敢写作的恐惧心理都能在书中找到疗愈的方法。
1
我们为什么要学写作?不敢写怎么办?有毫不费劲的写作方法吗?
《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可以回答我们的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写作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并不是作家的专属”这句话,打掉了我们不敢写的顾虑。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因为写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写作在很多场合频繁使用。可以说,写作是最好的投资,写作是决胜未来的关键。但很多人害怕写作。究其原因,还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也是写作道路上的绊脚石。
那么,作者说,就用自由写作,让你爱上写作吧。自由写作是一种放飞心灵的写作,丢掉写作的条条框框,写出内心深处的想法,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写作。找个固定的时间段雷打不动写,慢慢你就发现自己也能毫不费力写作了。
还记得我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每天仿写优美散文,坚持了28天。在过程中我一天比一天痛苦,每天早晨我都害怕醒来,因为我有一篇仿写练习在等着我,后来我断更了几天。无意中我看到这本书,尝试着用自由写作的方式调整了对写作的态度。
每天早晨醒来就开始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也不回读,也不检查,写着写着脑子清醒了,竟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用这样的方法,每天写作变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更让人欣喜的是,以前漠不关心的风景、人物、动植物,在我眼里,也开始变得活泛和有意思起来。我学会了观察,体验,记录,感悟,世界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了,思维一下子就深刻起来了。
开始写作吧,并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能写。提笔开始写的那一刻,你就克服了你自己,你就是自己的实践者和读者。
2
在自媒体上写作和传统的写作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自媒体平台写作是公开写作的一种方式。在下笔之前,要明确写作目的,了解读者。写作的过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不管在哪里进行写作,都需要保持高质量的输出,包括数量和质量。其次要提升思考深度。最后要精进写作技能。
我采用的精进写作技能的方法是刻意练习。
碰到好的文章,我会一口气读至少3遍。然后开始拆解这篇文章。
先拆标题,再拆内容。拆内容时,我会先概括整篇文章内容,然后一段一段地拆,用一句话概括段意。再来拆结构:每部分包含哪些段落,每部分之间如何过渡,段与段之间如何过渡,开头和结尾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什么,明线是什么,有无暗线,行文是以哪一种方式来安排,时间、空间还是其他方式。最后,我还会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常读常用。
这些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在任何一种写作平台和场合上都适用的。
自媒体写作也一样。选题、立意、素材、组织结构等,都需要平时用心研究和练习。
3
如何写好一篇完整的文章?
《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一书中,作者从点到面详细讲述了一篇文章的诞生过程。
一篇文章由标题、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组成。但要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我们不能忽略素材的选取和应用。
写作素材是我们平时就要收集和积累的。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小事中挖掘深刻的道理,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去挖掘小事背后的道理。时间长了,我们是思想也会变得深刻而理智。
给一篇文章取一个好名字,让读者愿意点击进去看,你的文章才有可能看到和传播。取标题时,可以采用疑问式。比如“如何”式,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写出精彩书评?》,十万个“为什么”类,如《为什么说名校毕业等于零?》,如“怎样/怎么”式,如《那个爱加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如“怎么办”式,如《每日写作,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如“吗”式,如《为了梦想,你拼尽全力了吗?》,其他类似的提出疑问的类型,如《你都不看好自己,我凭什么看好你?》《Office学习的三大误区,你有没有中枪?》等等。
除了疑问式,作者还介绍了另一种取标题的方式法:引发读者共鸣类。这类标题要抓住读者痛点,比如《亲爱的,你为什么不能出类拔萃》。也可以描述一段经历,比如《裸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用高度概括文章主旨的金句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比如《脾气不好,其实是修养不够》。如果你想拔高读者,也可以用诸如《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这样的标题。
下面要介绍的取标题的另一种方法,是我个人很喜欢的,那就是设置悬念,引发好奇。比如《一张图告诉你营销会议失败的各种可能》《中国最值得尊敬的企业竟然是……》《“拖延症”是很好的习惯》等。为了设置悬念,作者还介绍了带来负面情绪的标题,带数字的标题,带热点词汇的标题。
素材找好后,就要开始写开头了。阅读一篇文章有“首因效应”,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如果开头就能够深深吸引读者,那读者对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就会很好。作者介绍了一些常见开头的写作方式:开门见山,设置悬念,以讲故事开头,以提问开头,描绘场景,采用对比法开头,以富有哲理的句子开头,引用名言开头。
开头的作用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阐述文章的主题,而结尾的作用是收篇点题,升华主题,总结全文,蕴含哲理。精彩的结尾也能给读者深刻印象,这是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作者也介绍了一些结尾的常见方式:以富有哲理的句子结尾,引用名人名言结尾,寄托希望,呼应开头。
中间的主体部分俗称“猪肚”,内容要丰富,富有深意。文章的结构是骨架,合理组织素材,明确一个主题,让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正反对比结构等。写之前,先思考好文章的框架,再下笔。给文章列个提纲,或画个思维导图,在提纲或导图下列出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写完后,也可以用相类似的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说到修改文章,可比写重要很多。人们都公认的一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的大家都是通过修改文章成就了绝世作品。如何修改文章?作者说:将写和修改分开来。写完后,先休息一下,换个思路,再开始修改文章。带着读者视角,要思考阅读者想要阅读的是什么内容。再来把啰嗦的,搭配不当的语言修改掉。
4
最后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你在做这件事时都是快乐没有痛苦的。如果你足够热爱一件事,你就愿意承受它所带来的痛苦,写作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愿我们真正爱上写作,接受它带来的痛苦,把写作变成一份真爱,并持续下去,让自己通过写作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