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幼儿园的宝儿问我:麻麻,你说吃饭的时候是先吃好吃的还是先吃不好吃的,我一个同学说他先吃不好吃的。
麻麻:你怎么选择的?
宝儿:先吃好吃的。
麻麻:为什么?
宝儿:因为先吃了不好吃的然后就吃不下好吃的了。
小宝儿的回答为娘必须点赞哈。
这使我突然想到了前几天看的书,其中的一个观点:先摘好摘的果子。
或许你坚信先苦后甜,按照喜欢程度,先吃最讨厌的东西,把嘴喜欢的东西留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用餐始终不愉快,即使最终迟到了喜欢的东西,但此时你的肚子已经饱了,无法再酣畅淋漓地品尝美食,而那些选择先吃喜欢的东西的人,则始终在吃盘子中最美味的食物,带着愉快的心情结束了这一餐。
可见,每次都选择最后的,那么得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相反,每次都选择最不好的,那么得到的永远都是最不好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积累和沉淀、经历的丰富,我们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法则,而且是指引我们把工作和生活安排的更好的工具。当然任何的学习独立思考很重要,把有用的变成潜默移化的才是自己的。今天分享一本书《麦肯锡思维》。
书中罗列了许多重要的法则和原理,然后通过案例讲解贯穿其中,非常易懂,书本合上,受益匪浅,今天梳理几个法则,和大家一起分享。
[if !supportLists]1、[endif]循序渐进,先摘好摘的果子
就像开头的举例,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让工作有关良好的开端,关系到今后的工作进程,乃至结果。查斯特菲尔德博士对此深有体会,他说,选择容易的对象开始,这样就比较容易达成成功的目标。在遭遇难题时,不要难为自己,困境并不等于无路可走,放松一下,等一等,调整一下自己,很快就能重新投入。
2、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这句话出自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效的主管》一书。首先,前者指的是方向,后者指的是方式。方向对了,后面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既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情,而大前提是要发现“正确的问题”这是做正确的事的第一步。成功的前提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是抉择的问题。抉择正确,将树立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抉择错误,就会背道而驰。
3、提高工作效率的二八法则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有时不免被一些繁琐复杂的事情包围和困扰,常常搞得筋疲力尽,反而结果不理想。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个小测验”,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与你爱人共度时光,你的信仰,教育,梦想,或是和我一样,教育指导其他人?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
不同的管理层次上、不同的岗位上的人员,不管其内容有多大的差别,均有其工作的目标及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有所取舍,集中精力做属于我们该做的事。
4、深陷迷雾时后退一步看清大局
麦肯锡人在面对问题时始终都抱着这样的信念:“当我们接到任务时,心里早已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在他们思维过程中,如果一个人处于混乱之中,那么就应该主动后退一步,思考一下正在做的事情。要记住,最重要的是关注事情的大画面,你正在做的事情是否与大画面吻合,吻合的程度如何?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果在一段时间后,你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做过的事情,发现这些行动都对推动大画面没有任何帮助,那么就应该及时停止这些行动,去做那些能够推动大画面的事情。
5、每天一个图表管理你的工作
因为我们的倦怠,因为我们懒于总结和思考,让许多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发现,更得不到解决。我们的灵魂因为惰性而泯灭,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创新,所有这一切都使之于反思和总结。
面对每天复杂纷繁的事务,怎么有条不紊地应对?麦肯锡的经验非常直接借鉴,就是让一张表格来帮助我们。图表就是帮助我们把复杂的工作内容条理清楚,因此越简明扼要越好。每天工作结束后,不妨抽出几分钟,对于当天的工作做个小结和反思,对于总结和提升改进,是个很好的方法。
6、一个人不可能煮沸整个海洋
在当今社会里,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他所能实现的仅仅是整体目标的一个小部分。就象大雁的结队迁移,他们选择拥有相同目标的伙伴同行,这样可以彼此互动,更快速、更容易地到达目的地。
既然团队精神这么重要,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培养这种精神呢? 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心态,主动、积极、负责任。公司好了大家才好,多为公司创造和节约财富,就等于间接地为自己创造和节约了财富,只有从这样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动力、冲劲,而不会把分配的工作当成是任务和苦差事。 学会积极的与人沟通,凡事采取合作的态度。正因为我们的分工精细,每个人的工作岗位都不同。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和其它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同人员之间有所接触,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和运行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其性格、处事的方式也有所区别。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做些沟通、交流,抱着合作和包容的心态,采取代入法,多理解别人的苦衷,多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在沟通交流中求同存异,在沟通交流中善待对方的不足,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工作的友情,这样的话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以上的工作法则,都是很多书籍司空见惯的法则,分享并输出,就是学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