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是个不太会表达但又想要表达的孩子,所以感受过很多语言带来的高低起伏的心情。
比如,小时候读了故事书就喜欢给哥哥姐姐弟弟说说,那时的我感受纯属输入和输出的简单机制,本身没什么心情,后来被大人看到了我喜欢讲故事,就表达了大人般的看小孩表演的热闹心情。然后我就不想讲了。但我那时候讲的故事无非就是看过的童话故事,对哥哥姐姐弟弟有什么感想,我也不清楚的,但那时候弟弟好像很喜欢我,捧着我的脸亲了一口,大人看到了又是一顿热闹,然后我就更不想讲了。
后来再大一点的时候,逢年过节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哥哥姐姐表达的就多了,他们看漫画,笑话,有时候有些黄段子,我听了很新鲜,心里慢慢对他们的世界有了些好奇和懵懂,所以有时候会趁哥哥姐姐不注意的时候偷看他们的漫画书和言情小说,听他们听的张信哲和零点乐队……那时候语言以各种形式填充在生活中,热闹非凡。
再后来,等我们慢慢长大了,学习中语文课让我们对语言有了进一步的科学一点的认识,我们学习用它表达情感,交换思想,还用来考试……我在这方面一直不怎么入门,每次分析中心思想或者重点词句时总是剑走偏锋。
后来工作以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与其说是语言的重要性,不如说我们对语言正确认识的重要性,对情绪认识的重要性。
语言本身只是一个工具,人类发展至今,他作为工具,记录,发展,沟通,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但是当人们沟通时把情绪放进去语言里,他又发生了各种变化,也更加的复杂了。比如,我说今天会下雨这一句话,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人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意思,有的人可能会理解为今天不会下雨。
所以这样看来语言本身也有他的限制性,因为作为工具有时候对方不能直接,准确,完整的了解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反而有时候会带来误解,很多误会和争执也就因此而生,继而又因果循环带来更多的烦恼。
也许我们应该放下对文字的执着,应该加强表达沟通的准确性,这样也许很多因误会而生的冤枉事和冤枉烦恼也就不会因此而生了。
在此感谢路过观看此文的众生佛们,缘生缘灭,都在当下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