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真的是太垃圾了,键盘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跳个不停,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写作。幸好还有iPad这东西可供无写作。很久都没有写作了,感觉自己过得浑浑噩噩的,云里雾里,只有写作能够让我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情感。我很喜欢写作,对于喜欢的事物应该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对吧。所以我应该坚持写作,写下自己每天的见闻和感受。我常常对自己说,只要想做,任何时候努力都不算太晚,所以,就从现在开始吧。
教育学第七-十章里的知识点始终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我的脑子里,不过也是,我始终没有把它们们与我原有认知结构里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没有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的运用: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的经验、信念为背景理解知识的合理性。学生不仅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批判和验证。
昨天学习《教育学·课程》这一章时,突然顿悟了:我应该运用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把这一张所有的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以便于我把这些知识联系的一起。我把昨天这一学习策略迁移到今天的学习中去(一般迁移),果然,这一章的知识清晰多了。我也开始学会了精加工策略,学会了运用编口诀的方式把这一张的内容串联起来,不过,我总是忘记自己编的口诀。(任环原方规阶类,组织评价新活动)嘻嘻!
写着写着,突然有些兴奋,码字的感觉有点像是与一位朋友在诉说自己的琐事。即使这些都是些无意义的,但仍旧高兴。兴趣就是能够让你忘记时间,忘记自己,忘记周围环境的一种事物。我想,写作应该就是我的兴趣。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忘记时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脑子里有很多想要说的东西,我不擅长与别人诉说我的想法,但是在文字的王国里,我就感觉自己是superman,可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想,我应该是一个很聒噪的人,不然为什么那么喜欢“说”呢。
紫荆和雅文都不喜欢《心理学·学习和学习理论》,因为知识点太多了,但是我很喜欢啊,况且并不多,也就只有小结。第一节讲了四大理论,二三节讲了知识的三大分类另加学习迁移。这章好像有魔力似的,越深入学习,越发觉得这一张充满着魔力,吸引着我深入地了解他们。分析一下这样为什么让我如此的喜爱。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
1、华生-刺激反应学说,认为学习的实质的习惯的形成。两条规律,近因率:最近的刺激记得最清楚;频因率: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越牢固。这两条规律告诉我,想要学生把知识点记得牢,必须时常对所学的知识点强化,这样才能使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2、巴甫洛夫(生物学家)-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对狗摇铃铛实验)实验大概是这样:狗看到食物(非条件刺激)会流口水(非条件反应),此时对狗摇铃铛(中性条件刺激)狗不会流口水。改变方式,先摇铃铛,随后再呈现食物,经过多次训练,狗听到铃声(条件刺激)会流口水(条件反应)了。其实整个过程就是把铃铛声从中性条件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
五条规律:强化,获得和消退,刺激的泛化,刺激的强化,高级条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