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农村人,关于农村改革的几点思考

  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剧,随之而来的却是城乡差距的拉大,政府也看到了这严重的社会现象,提出脱贫攻坚,想通过政府扶持,激励带动农村结构的变革,实现全面,全员小康社会。然而出路终究在哪里?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1.人去哪?农民工是城镇化建设过程的主力军,是城市的修理工,那城镇化结束后呢?不再大拆大建,这部分人去哪呢?通过城镇化必然要使一部分人自然流动落户城镇,使一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那么剩余的人则应该成为职业化农民,成为真正会种地的农民。

  2.何以立家?即经济来源在哪?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人有能力的自给自足,但是必然要面对的是技术能力弱的劳动力,那就需要政府扶持职业化培训,打造一支肯吃苦,多行业的服务型队伍,比如传统的家政,市政等工种;农村的剩余农民可培育为职业农民,培育乡镇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集约型企业。

  3.关于农村土地权益,土地归集体,宅基地和承包权确权登记是第一步,保证权利拥有;合理有序流转是第二步,保证权益使用,也免去了城镇化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可以入股也可以流转收益。

  4.关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也是最大化解决小自农的种种弊端,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但土地集约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农村土地大量的坟墓怎么办,那可是农村人的根源,有效的方法是政府规划,政策引导集中墓地。

  5.乡村精神文明的去与留,职业化农民并不是职业化工人,应该保留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集中墓地建成后可修建宗祠,民俗馆,展示乡村历史,乡村文化,同时也是新生代农民的娱乐场所。重大节日举行传统节目,欢迎离乡农民返祖,引导带动乡村旅游。使城市与农村相辅相成。

  6.方向已定,绝不能开倒车。在这个大环境下,循序渐进,才能使乡村振兴,然而有些地方却在开倒车,一些新的规划外自建房还在建设,而且越发热闹,不可持续产业却让人离不开农村了,这是不应该的。

  7.农村是城市的能量来源,农村的未来是美好的,新型农民也会越发光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是谁说“草木无情”, 难道你没看到落叶对根的回报​? 就因为曾经 根供给了它養料, 它便用​整个生命来报答根的恩情...
    三湘涟漪阅读 2,738评论 13 16
  • 还是喜欢一个人,虽然有时会孤单,但却是享受,无拘无束,还是自己和自己相处最舒服~不需要想别人怎样,不需要在意别人的...
    哎喂呦喂阅读 1,644评论 0 0
  • 行动派的小伙伴们,第一期的写作完美收官了,在这样一期的坚持隔天打卡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故事可以分享...
    清风古月阅读 3,1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