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提起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的代名词。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收二川、取西蜀、定南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提起另一个才华横溢之人的名字,我们却数不出他有多少功绩,那个人就是庞统,庞士元。
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前,曾经向水镜先生司马徽请教,怎样开创自己的事业。司马徽微笑着回答:“当今天下,‘卧龙凤雏’可谓是天下俊杰,您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人就可以成就大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两个人都是善于行军打仗,治理国家的大人才。
可庞统早年是很不得志的,没有机会施展抱负,他只好在大街上摆摊测字,替人算命,以此为生。后来曾被推荐到东吴效力,但周瑜本身就是文武双全、智谋过人,手下还不乏诸如鲁肃、陆绩、顾劭等名士,庞统就很难得到重用。再后来,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来到刘备帐下,并给他一封推荐信。可是,初见刘备,恃才傲物的庞统却没有拿出诸葛亮的信,所以刘备就只给了他一个耒阳县令的小官。庞统到任百余天,从没有升过堂。刘备很失望,就让张飞去罢免庞统的职位。结果庞统当着张飞的面展现了自己出色的才华——他让告状的人齐聚衙门,诉说冤情。几百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陈述,只见庞统,提起笔来,左右开弓,双管齐下,不到半天功夫,就把案件处理得清清楚楚,让告状双方都心服口服。这就是他众多本领中的一项——眼观千行字,耳听万人言。如此大的本领,我却只记得,在三国演义中,好像庞统只在“火烧赤壁”那一战中,为曹操献上了连环计,其他的作为却不太明显。
由此我想,是不是机遇比能力更重要呢?如果刘备三顾茅庐的是庞统而非诸葛亮,是不是两个人的成就会截然不同呢?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机遇的大小影响着人获得成绩的大小?正如古话所说“人算不如天算”? 可我却信奉“事在人为”的观点,就如庞统,如果他发现在东吴不受重视,能毅然决然地去寻求明主,会不会又是不同的结局呢?
我们都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诸葛亮为出山也是做了万全准备的!他熟读经典史书,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四方名士,研究八卦阵法,分析天下局势,发明新鲜事物......所以当刘备带着满腹疑惑前去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才有那流传后世的《隆中对》!机会来了,能准确的把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是一种能力!
机遇固然重要,但在机遇到来之前,练好自己的本领更重要。
这正是:
“莫待机遇敲门时,
捶胸顿足叹无知!
早做准备万全策,
名利双收子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