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很不快乐,最近上班越来越辛苦,提不起精神。不加班的周末是那么美好,一觉起来,意识到不用去上班,仿佛天空都明亮了几分,心境自然也轻松了不少。很多事情自动就提起兴趣了,他打扫了房间,游了个泳,看了本书,觉得人生很值得。
而一到周中,开始上班,小李往往一边期待着周末的到来,一边又恍惚间觉得上个周末的日子,美好到有些不真实。
要是可以一直不用上班就好了呀,要怎么才能做到不用上班呢?
一些建议
有人说应该创业,但小李看着老板头上越来越稀疏的头发,以及深夜甚至周末收到的老板的邮件,觉得创业不是一个好选择。
有人说应该搞副业,比如翻译啊、校对啊、下班后送外卖什么的,但小李看着自己手机里的几个AI应用,又回想起自己喝酒认识的外卖员小哥辛苦的模样,觉得也不靠谱。
又有人说应该节制欲望,只要不上班的前提下,开支小于收入,就可以不上班了呀。大城市房租贵,就回老家;牛排吃不起,就吃鸡胸肉;打车嫌贵,就坐公交;旅游不要去,看看旅游博主就好;看书不买纸质版,尽可能找盗版电子书。。。。。。越想越可怕,小李直接放弃了这个想法。
还有人说应该趁着年轻多努力奋斗,争取提前退休。然而,小李想起了自己的一位前辈,曾经担任过国内top 3化工国企总工程师的他,已经年过60了,却还是非常忙碌。这位前辈每个月都会给小李和其他合作伙伴同步一下他的时间表:几号到几号在北京、几号到几号在太原、几号到几号在宁波......
因为对以上的答案都不满意,小李决定自己研究一下到底怎样才能不上班。他研究的方法不是查论文问AI,而是去看那些不用上班的人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一些不上班的人
他问上海本地的朋友,朋友说“我好几套房子收租的伐,不需要上班哇。”
他问隔壁退休的大爷,大爷说“我们老两口退休金每月到账,不需要上班,而且年纪大了,用人单位也不招了呀。”
他问一个自由职业者朋友,自由职业者说“我书法写得很好,业内也有口碑,一到节日,迪奥啊,雅诗兰黛啊,还有一些红酒牌子就请我去给客户写卡片,收入虽然不稳定,但一直都有,所以不需要上班呀。”
他问自己以前带过高考的学生,学生说“家里每个月都有零花钱打过来,干嘛要上班,我好好学习就好了呀。”
小李一圈问下来,发现这些人不用上班,各有各的理由,但只有退休这一条路是适合自己的,难道自己注定打工到退休了吗?
不用上班的本质
不过,善于分析归纳的小李,很快就看出这几个不上班的人的共同点了——有比较稳定的钱进账。是呀,自己必须上班,不就是因为没有钱,就无法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吗?
只要能够稳定有钱入账就行了,自己不需要当书法家,不需要重新投胎成上海本地人,也不需要熬到退休。
那么,怎么才能有钱入账呢?要有多少钱入账才足够呢?
正好到了年底,小李决定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要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一年需要多少钱才够呢?
如何知道自己一年花多少?
这个问题很好搞清楚:
开销=收入-盈余。
然而,盈余很好知道,月光族嘛,看看自己的微信支付宝余额,再看看银行卡,股票基金等,就知道了。关键是收入不好搞清楚,毕竟不仅有工资,还有出差报销,各种补贴,微信转账啥的,错综复杂,不好统计,想想就头大。
不过,小李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有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一年实际收入多少钱,因为那些人要根据他的收入找他收税,于是小李很开心地打开了个人所得税APP。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知道了自己一年的收入,又通过自己各种余额和理财产品知道了盈余,又拉着老婆一起做了一样的事情,小李成功算出了他们小两口在上海生活一年,包括回家旅游等所有的开销,大约14万。
在看自己理财产品时,他们发现两个人去年,在股市这么不稳定,经济形势这么不好的情况下,竟然收益率也有8%。于是他想,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每年理财赚14万呢?他用14万除以8%,发现这个数字并不大,只有175万而已。
按照他们现在的财富积累速度,以后只要不出现大的状况,一年应该能存下20万。也就是说,大概七八年后,他们就可以不用上班,全靠理财投资来生活了。到时候再离开上海,到一个小地方生活,房租就能省下五六万一年,完全可以滋润地生活了。
而且,有金融思维的小李很快就发现,钱是会生钱的,自己投进去的钱也会产生收益,如果他们按照一个月投入1.5万来算,保守一点,每年收益率只有7%的话,6年之后,在现有20万的基础上,他们就会有173万了!
只要稳住,不要做什么风险太大的事情,不要被诈骗,不违法犯罪,他们5年后就可以靠着理财收入,维持现有生活水准了,再也不用上班了。
也许不是上班的错
他很高兴地和老婆汇报了这个消息,老婆也很高兴,但老婆对他说“到时候,我们不是不用上班天天躺床,而是有了选择权,可以选择上不上班,上哪个班,这家公司干的不高兴就换一家,这个行业不感兴趣就换一个,因为那时候,我们就不是为钱上班了。”
听了老婆的话,小李很兴奋,因为他终于知道自己最近不快乐的原因了,不是因为上班,而是因为上不喜欢的班,或者说,即使喜欢,也没有选择权,他也许并不讨厌上班,而是讨厌不自由地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