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 成长进化论 今天
这几天都是坏消息,前几天李咏走了,今天金庸辞世。这些公众人物的离开,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大众而言,莫过于岁月留下划痕带来的伤痛。
又一个我小时候喜欢的主持人离开了,又一个我小时候喜欢的作家离开了。
他们的离开,让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我已经不再是小时候了,才恍然发现:噢,原来我的人生真的走过很长一段了。
看着自己的逐渐长大的孩子,年迈的父母,才恍然:噢,原来我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了。
在我看来,中年与年龄无关,更多的是与生活状态有关。中年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就是不上不下,中年就是压力,中年就是焦虑。
看过很多描写童年快乐,老年快乐的书,中年快乐的书,好像还没有读到过。
张爱玲曾经在《半生缘》写到,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周围都是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一个他可以去依靠的人。
其实,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中年人应该都会有这样一种孤独。尤其像我这样,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长大后有幸识得一些字,读过一些书的穷苦人家长大的孩子而言,中年真的只有压力,没有依靠。
知识拓展人的眼界,也让人苦恼。我妈作为纯朴的农村人,看着我们现在的生活,就觉得我们生活得并不幸福:顶着高房贷,上班要早出晚归,生病了连假也不敢请,工作中还要受委屈。远不如农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天气不好,身体不好就休养生息,做农民自由多了。
但因为我识了字,读了书,不甘心再过样的生活,想拥有更多的选择,想要过得更好,想感受人生不同的境界,但这一切并不是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就能获得的。
特别是到了“中年”,会觉得举步维艰。也想关注自己,提升自己,但是照顾孩子是你的义务,赡养老人是你的责任,做好工作是生计来源,于是,你的时间、精力被分割,再分割,自己的排到了最后。
想去一个地方旅行,最后只得勉强自己:等以后有时间再去吧。
想看一部电影,最后只得勉强自己:等以后有时间再看吧。
想看一本书,不是被打断,就是时间已被排到到凌晨,最后只得勉强自己:等以后有时间再看吧。(没有勇气熬夜,因为第二天要上班,也怕身体吃不消,全家人的依靠,不能倒呀)
……
但人生就是这样,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中年人根本等不起。
其实,我们也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卸下压力,我们选择越来越少,承担的越来越多。
到了中年,才知道什么叫勇气。勇气不是年轻时,工作不一高兴就辞职走人,而是明知委屈却视而不见仍然负重前行。年轻时那不是勇气,是血气。勇气不是能放弃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放弃了,你就轻松了,但承受了,就得一直扛着。中年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得一直扛着,这是一种煎熬,因为知道不能放弃,但不知道希望在何时出现,这种生活状态成为一种常态。
有很多道理,在中年的时候,我们终于懂了,却终因迟到的领悟改变不了生活的现状。
比如:上学时要是多读书,少看剧,少打游戏就好了。又比如:十年前我坚持写作就好了。
以前,冲动,义愤填膺,热血沸腾。今天,变得苟且,也许还有诗和远方,只是越来越远,苟且倒成了当下的必需品。
其实,也可以完全不过这样的人生,选择一个人独自终老。但做出选择的含义就是: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我们应该在做出选择时,同时也做出承担相应后果的准备,事实上,很多时候,并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很多都是被动承担,所以,痛苦得很。
2011年,56岁的乔布斯走了,当时“十一期间”,还在飞机上到外地旅游,在各大媒体报到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心里还觉得“他活着改变了世界,活56岁也精彩。”
今天,再想到此事,又为之前的自己的想法感到愧疚,也许是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如李咏临别八字: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谁不留恋人间呢?
“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奋斗拼搏,为了自己过得更好,为了家人过得更好,我们越来越没有依靠,依靠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只是时间从来不会考虑我们的感受,摧毁我们的时候,从来不提前说一声。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曾经笑言自己“不着急”,他说:“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
从长计议,互道珍重。
如果愿意,可以关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