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从连锁到易购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约瑟夫·熊彼特
常有媒体比喻苏宁互联网变革是壮士断腕,这种说法颇显悲壮。但困难、磨合都是变革的必然,张近东和他的团队就认为,变革其实是苏宁创业25年以来的常态,“这只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百炼成钢。
从专业零售到连锁零售,再到现在的互联网零售,变革成为苏宁发展攀升的常态,这种禀赋给了苏宁不断变革的进化基因和应对危机的治理水平。为了保持这种禀赋,苏宁不断进取,在持续的变革和创新中寻找发展能量。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苏宁的互联网零售之路是又一次改变公司、引领行业的自我进化。而其零售的本质,从来不曾动摇。
作为一只销售额超千亿元、有着18万名员工的“大象”,苏宁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调适与时空变化的相处之道,避免石化成“恐龙”,让自己轻盈起舞。苏宁不可能完全颠覆过去,它创造性地运用“结构性创新”的方式,紧紧抓住“零售本质”这个牛鼻子,利用互联网工具对零售业进 么呢?
张近东将此概括为“持久战”和“两步走”。
围绕着“+渠道”“+商品”和“+服务”的主线,苏宁战略上打的是“持久战”,就是要有决心、耐心和恒心,不要想着一蹴而就。战术上分“两步走”:第一步“+互联网”在2013年年底基本完成;从2014年开始,苏宁进入“互联网+”的第二步,也就是“互联网+零售”阶段。“互联网+零售”是以互联网技术,嫁接、叠加、改造、优化线下的业务流程和零售资源,O2O围绕用户、商品和场景,通过数据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的融会贯通,实现由内而外的互联网化,从而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购物需求。随着“一体两翼三云四端”O2O零售模式的成型,苏宁的发展进入了直道加速的时代。
行迭代升级,构筑护城河。那么,苏宁这六年做O2O零售的叠加逻辑是什么?
第三章开启新开关
易购来了
前传
企业接受了必须变化的现实,可消费者接受颠覆式技术的速度比企业还快,企业又该如何开启这段不确定的旅程?
如果说,批发业务是苏宁第一次变革的发轫点,全国连锁是撬动苏宁第二次变革的支点,那么,按图索骥去找寻苏宁第三次变革的起始点,就是苏宁易购。它是一家实体家电连锁企业向互联网奋力一跃的历史注脚。
相比在2011年未来十年规划发布会上的亮相,苏宁易购在2009年的试运行显得静悄悄。这或许跟它在苏宁体系里并不算一个新鲜的物种有关。
苏宁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突发奇想、一念之间决定的。在成立苏宁易购这件事情上,张近东筹划了将近10年。
苏宁电器连锁时代,对于内部信息化工程可谓一掷千金。任峻领导的IT团队的工作重心除了放在升级ERP的项目上,还主导了名叫“苏宁网上商城”的B2C项目,只不过该项目一直处在调试阶段。
在与SAP的ERP项目合作中,为苏宁提供实施方案的是IBM公司,这家全球顶级企业软件服务提供商,正是电子商务的早期倡导者和引领者之一。
在这个时期,除了前端的顾客体验外,苏宁自信拥有强大的SAP/ERP系统、邮件平台、B2B系统、CRM系统、BW系统等完善的后台信息化系统,能为B2C系统提供很好的支持和服务。
2005年,苏宁网上商城一期面世,销售区域仅限南京一城。
2006年12月,苏宁网上商城二期的销售范围扩大至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天津、苏州、杭州和济南等大中城市。
2007年,苏宁网上商城三期上线,销售覆盖全国,拥有了独立的线上服务流程。但是苏宁的信息系统还在升级完善,此时的苏宁网上商城依旧是波澜不惊,知名度没有打开,网上卖的商品基本来自于苏宁线下实体店。
毫无疑问,PC时代互联网的主要玩家是业内人士,对多数传统公司来说,与互联网发生深度关系并不紧迫、也不重要,它们的触网方式更多的是从营销端加个渠道,将业务搬上网。同样,这个阶段的苏宁网上商城,主要依附于苏宁的强大连锁门店,没有独立性可言。
同一时期的京东多媒体公司,在2004年关闭线下业务后转做纯线上业务,一路高速发展,2007年更名为京东商城,开始构建一线城市的物流体系,8月便赢得风险投资基金。
张近东关注着京东的发展,在2008年秋天,张近东重新拎起了对互联网的思考,决定加大对B2C系统的开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