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紫皮蒜

阳历六月过半,家乡的紫皮蒜就陆续上市了。

确切地说,端午前后吃青蒜刚刚好。此时的蒜还没完全分出瓣儿,一层又一层的蒜皮儿紧紧裹在一起,嫩的很。蘸了酱,咬一口,少了些辛辣,多了几分清甜。

在这个刚刚好的六月,妈又给拿了几头青蒜回来。

妈每年都说不再种蒜了,但次年准保又会吃到自家的青蒜,哈哈!妈就是这样,在种蒜这件事上总是“言而无信”。

只不过今年的蒜,妈是托表姐种在她们地里的,期间妈出钱买了地膜和化肥。

表姐夫是个勤快人,蒜地的水和肥都跟得上,这蒜呀也就长的很不错!

妈对种蒜乐此不疲,大概是出于庄户人的某种情怀吧!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对土地,对农作物当然爱的深沉!

青蒜年年吃,而我对它的喜欢却不再那么浓烈。

以前,一顿饭就着两三头青蒜不在话下,如今却是一头青蒜也要分两顿吃完了。难道是年龄改变了味觉?

就如以前,酸毛杏“咔嚓、咔嚓”一次炫一把,如今别说吃了,光是看着牙就被酸倒了。

那几头青蒜搁置在冰箱里,与之一起的还有几把蒜苔。三下五除二,蒜和蒜苔混搭,加了糖和醋腌制。

成先生看到后发话:“再多腌点蒜吧”!这点小要求嘛,当然可以满足呀!

周日回西八里,老父亲亲自去拨了一些蒜,大姑姐顶晌又送来一些。这下,成先生偷着乐了!哈哈!

闲话少叙,腌蒜吧!

长长的蒜杆儿切掉,根部只留两三厘米。带着泥儿的蒜皮一片片剥下来,直到露出白嫩嫩的身体,那蒜须也得切干净。这初步工作完成,双手已沾满泥土,就连指甲缝也塞满黑泥儿!

脱去外衣的蒜头个个白白胖胖的,来个集体浴吧,用清水冲洗掉蒜头上的杂质。

大盆里,清水没过挨挨挤挤的蒜头,开始泡蒜。浸泡时间大概要一天一夜吧,我则泡了一天两晚。期间要换水滴,否则这样的天气里,会泡臭的!浸泡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大蒜本身的辣味。我在想如果人的脾气秉性要是也能泡掉该多好呀!哈哈!

时间到,泡过水的蒜头捞出控干水分,我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上班前捞出,下班后开始腌制。

糖醋蒜,顾名思义:糖+醋+蒜。是的,除了这三样,再无其他,配料表是不是很干净呀!至于原料的用量比例嘛,也百度过,但最终还是自己估摸着放了。这点对于长期烹饪的主妇来说小菜一碟。补充一句,糖还是要多放点,喜欢甜中带酸!

那个买东西赠送的大大的玻璃瓶粉墨登场,把它洗的干干净净,无油无水。一层蒜,一层白糖,最后醋浇下去。我就用一元一袋的紫林陈醋,以我看越便宜的醋腌制出的蒜越好!

简单的几步完成后,放置到阴凉通风处等待它的发酵。

某日,拿干净的筷子夹头蒜。经过糖醋浸泡的蒜头改变了颜色,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汁儿溢满口中,赶紧把整头蒜吞入,嚼呀嚼,辛辣荡然无存,但酸甜中却回味着蒜儿独有的清香。这时米饭还得再添一碗!

“酒好可不要贪杯,”糖醋蒜虽好,可不要多吃哦,尤其是“小糖人”。温馨提示:“吃完糖醋蒜,可以先嚼口茶叶,再刷牙漱口。哈哈,懂得人都懂!

在当下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糖醋蒜随时可以吃到,比如火锅店。也吃过几次,但远不如自己腌制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蒜,家乡的紫皮蒜。说到底,家乡的紫皮蒜是无法代替的。

又是一年六月季,家乡的紫皮蒜已上市!来吧!来做客,先请你吃头我亲手腌制的糖醋紫皮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