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看过不少印度电影,有颇多感触。《三傻大脑宝莱坞》除了中文译名傻X了点之外,内容是深刻而有启发,故事又讲的很流畅,轻松幽默中蕴含深意,让身受应试教育之苦的我们也感同身受;《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以小见大,让两个互相敌视的国家却能因为爱而联系在一起;《摔跤吧,爸爸》把目光对准印度的女性歧视,看似一个强势残酷的爸爸,却给予女儿非同一般的人生。
我之前就一直在想,除了最近正火的《我不是药神》之外,为什么中国甚少有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出现。之前一直认为是上层给予的限制太多,让编剧导演们没法触及更深更广的话题。今天突然想到,会不会是因为中国的阶层固化所导致的呢。
大部分的导演演员,尤其是有了些名气的,比如冯导、张导、陈导、冰冰、亦菲、晓明等等,这些人或许出身未必精英,但现在肯定是步入精英这个阶层了。最起码收入是精英的层次,收入那是普通人无法向背的。生活也是忙碌到不行,出则助理保姆工作人员鸣锣开道,入则香车豪宅;病可以选择最好医院,最好药物;玩则世界各地,任意翱翔。恐怕他们已经没有了烟火气,很少体味到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人生。他们对普通人生活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早年未发达时。他们要么喜欢大制作,大场面,或者表达个人某种主张,再次等的搞个狗血虐恋,消费观众。这时候普通的观众往往沦为真的观众——旁观的众人了。看别人的生活,意淫一把,嬉笑一把,仅此而已。精英的阶层与普通人隔着厚厚的障壁。他们的作品就很难对普通人的生活、困境、磨难,有更深刻的理解表达,也很难引起普通人的共鸣。就像赵本山,我也觉得赵本山2006年前的小品好于之后的,因为前边的作品还有朴素的生活。而新的导演演员,在稍微有点名气后,在浮躁的氛围中,对生活的敏感锐气也就磨灭殆尽了。
再看印度电影,一直有反应现实,甚至批判现实的传统,而印度的电影人,比如阿米尔汗自己制作了真人访谈节目,一直关注社会问题,比如自闭症儿童、印度宗教问题、女性歧视问题、甚至政府的腐败都有在他的作品中反应。他的电影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底层人民的人文关怀。还有阿克谢库马尔,作品里有很多关于打击腐败的的作品,沙尔曼汗的关于民族对抗与爱的作品。
也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具有人文精神的艺术家,而不是演艺圈的商人,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这未必不会给导演员带来收获。比如这次的《我不是药神》,是可以实现商业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