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高考成绩的出炉,择校的事情也将尘埃落定。回顾之前辅导的数名孩子,加之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我发现但凡学习轻松、成绩优异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头脑清晰。
这个头脑清晰,并非指孩子的智商有多高,而是说在他们的脑子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毫无必要、不讲根据的、混淆视听的概念。
细想起来,我们每个人从步入小学开始,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由基础概念一点一点地搭建起来的。学生最发愁的作文,几乎全部的声音都在强调主旨立意、结构修辞,不会觉得字词有多么重要,但对于大师们来说,字词的选用讲究颇多,每换一个词所表达的意境都会不同;又如给一个毫无数学基础的孩子讲解“薛定谔的猫”的实验,他可能更关心最后猫是活着,还是死了,而对于“猫的叠加状态”、“概率云”、“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不可预测性”是根本无法理解的----这就是方家和新手的区别。
记得初中时的物理老师告诉过我们:“** 读书,就要先把所有的概念理清楚、记下来,暂时搞不明白的就强行记住,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再反复地进行学习,慢慢地理解透彻。**”我从这句话中获益匪浅,以至于后来参加工作、继续深造等等的各种学习考试,都没有觉得哪科太难。
而那些学习吃力、成绩较差的孩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会把本来不是一码事的东西当成一码事。
在辅导中,我们经常看到高三的孩子依旧分不清汉语拼音的“en”和“un”的用法;不知道什么时候不需要使用定冠词“the”,搞不明白专有名词和补语的位置......
生活中,这样的孩子所构造出来的思想世界同样是混乱、粗糙、毫无条理的。他们会分不清“目标”和“计划”的区别,从而习惯性的死守计划而达不成目标;他们也不明白“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的根本区别,从而经常会因为一个本来就无法辩驳明了的观点争得脸红脖子粗。他们看待问题,只能看到表面,有时甚至连表面都无法看清,更别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想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地获取正确的信息、搭建科学的知识系统,还是教会他在漫漫人生路上保有一颗清晰的头脑,更容易分辨、丢弃那些错误的、不必要的信念,让自己将世界看的更清楚,都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不断地觉察、修订、增补一些必要的概念。
这里最简便的方法便是不停地问“** 真的吗”和“为什么**”。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孩子抱怨不喜欢学习,家长听后的第一反应多为震惊和愤怒,继而立刻试图否认和纠正孩子的想法,或威逼利诱,或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并非自己的事,只要不说不爱学习,就可以减少父母的说教与唠叨,至于学的好学不好,那是另外一码事。
然而,如果当孩子抱怨不喜欢学习的时候,家长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减缓说教的速度,而是问问“真的吗”、“为什么”,或许很多孩子会更清晰地表达出:其实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上学。
要知道“上学”和“学习”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啊,抛开培养习惯、结交朋友等意义所在,其实上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拿到文凭以获取高薪职位的敲门砖。而学习,则是不断满足求知欲,获取知识和能力,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被捆绑、不受束缚,有更多的选择。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又如孩子会在不停地思考、提问中逐渐厘清“国家”和“政府”的区别,“历史”和“历史书”的区别、“政治”和“经济”的区别......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指导他们今后思考问题的方向和重点,还可以避免因概念的混淆而产生的笑话与麻烦。
当然,培养孩子保持清晰的头脑,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锻炼他们不断追问、思考、探究的方法也并非只有一个,但“与其不停地寻求各种方法”,不如认定目标、立刻行动来得更加实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