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又到了年末,当不少小伙伴总结这一年的收获与得失时,除了减不下的体重外,就是没有存下钱了。
此时看着支付宝和各大电商平台的消费报告,总会不自觉地摸着自己的手,暗自说:我怎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呢?
其实不怪自己控制不住,就是敌人太狡猾,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掏钱,可谓想尽各种办法,作为一个曾经在微信号写电商文案的人,这次就稍微总结一下,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掏钱,在文案中使用的那些套路。
套路一:贩卖焦虑或者恐惧
这个是我们最熟悉的套路了,尤其是各种线上课程和面向家长的课程。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面向小学生的诗词课电商文案,开头总是这样的:如今高考,古诗词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不重视,孩子高考失分,如何如何如何!
这还不够,整天关注教育问题的家长肯定关注这个问题,看到这种文案的人多了去了,接着又抛出一个现象:现在中考试题,都是古诗词和理工科题目结合了。
家长一看,这还得了,不行,得赶快让孩子背诵诗词,磨耳朵去。
小手指一点,就购买付费课程了。先买再说,至少可以缓解焦虑或者恐惧。
[图片上传失败...(image-7a8ce0-1577970070551)]
还有就是面向职场人士的课程,比如一个时间管理课:
开头就说身为职场人士的你,上班浑浑噩噩,下班也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时间就这样流逝,你的心不会痛吗?
如果你这样浑浑噩噩,未来两三年如何如何。
会造成XX后果。
你一想:WC,还真是,还等什么,赶紧学起来啊
总结一下,这种方法通常有两个套路,一就是说一下痛苦的场景,第二,得要戳痛你的那种,不痛这广告文案就不算成功。
套路二:讲故事,也叫描述场景
有时候你真不觉得这东西有用,那就不会买。
但是商家可以这样:没有需求那就创造需求嘛,于是就给你讲故事,讲一种使用这种产品的故事。
举个例子,XX榨汁机,厂商想要针对白领女士售卖,怎么办呢?
他的广告文案,一定是塑造场景的。
在使用榨汁机之前,你的早餐是油条、豆浆,吃着一点都不清爽,也不健康,体重日渐大。
而使用了榨汁机之后,你的早餐选项变多了,可榨各种蔬果汁,早餐吃好了,一天中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工作顺利了,一切都顺利了,人也漂亮啦,如此云云。
这种方法不仅仅电商文案再用,好多视频广告也是这么运用的。
在2019年夏季B站纪录片《人生一串》中,里面就出现了某豆奶的广告,把豆奶和撸串结合到一起,撸串,再喝某豆奶,爽~
这种方法,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场景化营销。
套路三: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心理学有个实验,说心理学家阿希,在1956年,设计了一个经典的三垂线实验。
首先,心理学家给每组展示一张纸,纸上画有一条标准线;
接着展示另一张纸,纸上画有三条长短不一的线,分别标注为A、B、C,
再者,心理学家让8个人一组,其中7个人是托,只有一个人被蒙在鼓里。
心理学家让被试者在右边的图中,挑选一个与标准线长度一样的。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只不过托儿提前被安排好的。
看着上面的图,一般人都会说C与左边的标准线长度相同。
但是当你身边所有的的,都说是A或者B,就是不说C呢?你还会坚持当初的看法吗?
心理学家的实验进行了18次,结果有75%的人至少出现了一次从众行为。
大部分人都免不了俗,很有可能被群里感染,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的答案。
在广告中也是一样。比如当广告说,这件产品有XX万人购买,这件手机XX国家销量第一。
如果产品不是大牌子,它会强调这个产品卖的有多快。
总之,就是给你营造一种很畅销的感觉,让你更加情不自禁想购买。
其他小套路
A、邀请其他消费者品尝或者使用,给出感受或者证言
B、相对与其他产品,自己的产品有什么优势或者特色,让你非买不可。
C、运用文学化、具体可感的文字,描述使用这款产品的感受。 等等
以上就是商家在引诱你下手时的常见套路。
现代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消费主义盛行,各个品牌在吸引消费者剁手方面,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睁大眼睛,擦亮双眼,重要的是清空头脑,明白自己此时此刻此地需要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不被消费主义绑架,成为一个理性、从容、不被焦虑裹挟敌人。
虽然我也好不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