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直至现在工作在一线城市,我的户口还是在农村,我始终是个农村孩子。
上山爬树,下水摸鱼,泥巴鸟蛋,这是我那个时代每个农村孩子的经历。家里养有牛,但我直到上高中才知道牛奶那么好喝,在这之前,我不是没有喝过牛奶,相反我很小就喝过纯天然的新鲜牛奶,那一股浓浓的奶骚味,让我一直觉得电视里喝牛奶的小孩一副享受的样子是骗人的。
那时候,我的生活圈子就是那个村落周边,感觉家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上学了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比门前小溪好玩的地方,比屋后还高的山头。就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没有去过什么大地方,我读书到哪里,哪里就是去过最远的地方,我一直是个农村孩子,幸运的是我是那个读了很多书的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就喜欢读书,还是祖上的基因遗传下来的(曾祖父是民国时期的教书先生,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好像我打小就喜欢上学,小学的时候,每一次考满分都会让我欢喜雀跃,感谢父母一直的告诫,是他们一直告诫我读书才有出路,让我不曾松懈放弃。
小学很是快乐,更为快乐的是,我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一直享受着老师家人的赞赏,多少次领奖状的场景还是那么的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家里泛黄的墙壁沾满了多年积累的奖状,新的旧的,一样的惹人喜爱。那时候的我是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只是享受那种被人夸赞的快感。
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路。小时候,父母时不时会跟我说,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就只能回家耕田……。后来,初中,高中,大学,一晃眼就过去了,身边倒是出现了不少读书无用的言论。较为典型的是我一个伯母,高中学历,在那个年代,这是很高的学历了。毕业之后,跟者大伯种了几十年的田,读书无用深植她的价值观,然后教育她的孩子读书无用,导致我那些堂兄弟都没什么文化。
事实上,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转型加速,种植不是唯一的产业了,相反,很多农民已经不种田了,转身经营各种各样的营生,好像读书已经没有那麽重要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身边很多小学初中毕业的同龄人有钱了,这总那总的,豪车一排排,孩子一堆堆,那些坚持读书的还在校园翻书,或者刚大学毕业为生计奔波不止。
而我就是那个读了很多书的农村孩子,孤身一人在这座年轻的城市为生计奔波。前段时间看到这么一句话:我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多么激励的故事,多么心酸的语气啊。
我希望将来我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我不希望他/她像我一样,十几岁才知道牛奶真的是好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