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真是个好工具。有好工具,就该充分利用起来。
现在借助 AI,不仅可以学习更快,写出的代码也能更高效、更优雅、更美观,更符合规范,还更安全。
AI 真是个好东西,以后我要深耕 AI 领域了,先学会如何利用它,再逐步深入了解它的原理,最终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AI 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是技术的革命。未来的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能力会越来越强。这个变化是不可阻挡的。既然 AI 已经出现,就要想办法利用它,让它为我所用,实现人与机器的协作,最终达到 1+1>2 的效果。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还是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 AI。只有提高提问 AI 的质量,才能得到更精准的答案,让 AI 为自己更好地服务。
我们需要不断丰富个体知识,提升调动 AI 以激发自身知识的能力。
今天下午 4 点 50 左右到达镇上的 KFC,点了一杯咖啡,吃了 5 个小鸡块,然后看了一个小时 AI 教程。主要是清华大学的 AI 讲座,观看了 1/3 的视频。刚开始时有点分心,但后半部分感觉还是挺有启发的,不仅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 AI,还在使用技巧和原理上有了新的认识。
这个视频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余梦珑主讲的,关于 DeepSeek 的前世今生,原理和使用方法,实用技能和应用场景,非常不错。视频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RN4eSEoy
通过学习这个视频,我有如下一些感受。
构建出优质的提示语步骤
人们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调动能力,能够构建出优质的提示语,从而让 AI生成高质量的内容。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知识唤醒。在此阶段,我们可以把AI当作头脑风暴的伙伴,借助它构建知识框架,激发更多思考。
第二步是知识整合。通过 AI,我们能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相应的知识应用场景,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第三步是将前面积累的知识转化为高质量的提问方式,与 AI 进行交互。
这三个步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人类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提出好问题;而提出好问题的过程,又能促使我们获取更有价值的新知识。新的知识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
我们通过与AI交互,实现问题激发、关联建立以及提示词构建,进而达成深层次的知识深度调动与创新生成。
借助AI能提升个人知识积累、储备,能唤醒我们更强的能力。
从AI使用者进阶为AI创新者
前期先利用AI,用好AI,然后再从AI使用者进阶为AI创新者。
成为AI创新者,可分为几个步骤:
其一,培养AI思维;
其二,创新工作流程,包括设计人机协作流程、建立反馈循环,为不同领域打造相对个性化、专属化的工作方式;
其三,树立深度整合思维,同时打造个人特色。
一种思维和三种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核心要培养自身的竞争力,其能力体系培养可归结为一种思维和三种能力。
第一种是AI思维,包括理解AI的决策逻辑、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把握AI的能力边界以及建立人机协作模型。其核心思路是掌握AI思维模式,构建与AI协作的清晰认知框架。
第二种是整合能力,即跨越组合、融合知识,目标是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类与机械的优势,创造 1+1>2 的价值。
第三种是引导力,包括提示工程、对话管理以及前面提到的质量控制和任务分解。其核心在于主导与 AI 的交互过程,确保输出符合预期,就像优秀的指挥家把控演奏的节奏与方向一样。
第四种能力是判断力,它涉及真伪辨别、价值评估、风险预测和情境适配。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成为 AI 输出的把关者,而非被动的接收者。
这种思维和三种能力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能力圈。只有这四个维度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与 AI 的深度协作,达到人机共生的理想状态。以上就是简单的分享。
AI 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场技术革命。
此后,让 AI 充当我们的知识催化剂、连接器和创新助推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