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容易有一股天真的乐观与不合逻辑的自信,喜欢关注一些商业领袖的传记,以及八卦。然后就发觉,福布斯榜上那些大公司的CEO们,都比较抗困。他们睡眠时间都很短,12点之后睡,4、5点钟起床。如此日理万机,也从不耽误跑步。无论开啥会、飞哪里,都要4点钟爬起来到五星级酒店的跑步机上带着耳机跑步。半夜三更的五星级酒店健身房里的跑步机,以及耳机,彷佛和红酒咖啡一样,成了这些资本家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为啥如此热衷跑步?因为不跑扛不住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呀。看过一篇解释文,大致意思是:身体好就心率慢,寿命也会比较长。跑步的半个小时心跳会快,但是锻炼心肺功能了,不跑的那23.5个小时就会心跳慢一点,每跳一次供氧量也更足,人就比较精神抖擞。
谁曾想到,没过多少年,我们的青少年们,就“被内卷”到差不多的工作强度了。我儿子初二,班里稍好点的同学正常每周7个课外班,多的12个。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儿子上了数学的初二全部课程,我还抱怨太超前了,应该只上初二上学期的就可以了。哪知道过去一看,那个班里2个孩子是五年级升六年级的。上完这个课,到初二考试还是不行,我觉得那个课就把知识点过一遍,弯弯绕别别窍都讲不细致,作用不大。和相熟的家长一聊,人家都是在上课的同期,刷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八年级数学那一册。
透过现象看本质。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是选拔教育,初高中老师都按照各自的需求来授课,中间是割裂开来的。义务教育不许超纲,初中老师绝对不能多讲,而高中老师认为那些内容是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所以,初中阶段只忙课内,可能中考也能考个好成绩,但是一到高一,数学物理很容易全面红灯。
咱先退一步,只顾眼前事,即便初中只忙课内,能求得眼下相对轻松吗?恐怕不能。不超纲是不超纲,但是中考还是得选拔,必须将考生分出三六九等来。不让考核思维深度,怎么分层?考核熟练度。打个最极端的比方,100以内加减法不超纲吧?100分钟10000题,你做不完吧,总要错吧,这不就可以分层了吗?当然,不可能这么瞎来,但是你看每次中考改革,趋势是不是加大题量、加大阅读量?那么,你得刻意练习熟练度,课、题,都不超纲都不难,但是,要快,要滚瓜烂熟,以量取胜。
所以,初中的学习,拼智力,更拼体力、拼毅力——减负前,锻炼身体是刚需。
好在,减负了,那就聊点轻松的事。儿子小时候,我上网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玩具,发现一种叫“生态球”的东西,很有趣,很高级。不是那种超市里、淘宝上卖的生态球哦,根本不是一回事。我说的那种那真的是一个“生态”球,完全密闭的一个容器,里面有海水、海藻、沙、小虾,和外界完全没有气体、液体的交换。海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小虾呼吸,废气也通过光合作用消化掉,反正设计成内部气体平衡。海藻以及微生物供小虾食用,虾的排泄物做海藻的养分,反正也是内部平衡。这样一个生态球,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内部生态平衡能维持好几个月。是不是相当高级的一样小玩意,非常非常适合给小孩子玩。顺便说一句哦,我一直没买到过,可能那只是个概念性,或者实验性的东西,没有量产的产品。
在对生态球的寻寻觅觅中,看到一条相关信息,美国在做一个超级巨大的,能装人的生态球。那玩意有几个足球场大,也不是球形,是集装箱的形状,里面植树供氧、种田果腹、养牛挤奶、养鸡下蛋,不知道有没有鱼塘。总之,其内部的食物循环、水循环、气循环,经过精确计算,够几个志愿者们活上几年的。后来你猜,这个实验进行了多久?具体天数我记不清了,大约10来天,终止的原因是里面太臭了,志愿者受不了。不是臭屁臭脚丫哦,里面有厕所,人也洗澡,是人体的臭味,人在一个密封环境时间呆久了,干净的人体也会有一股“人臭”味。
不过,这个实验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在那个虽然巨大但仍显空间不足的生态球里面,居然硬挤了一点空间,布置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健身房。唯读书与健身,乃终身必须坚持之习惯,不可辜负也。
减负之后,至少周末是基本都空出来了,孩子的学业怎样重新找节奏?课内、拔高、兴趣特长、锻炼身体,时间、精力,包括经济,都要经历一轮重新分配。重视一下阅读与健身吧,修身修脑。刷的数学题、背的单词课文,长大后不一定能用得上;看过的闲书、增长的眼界,倒很有可能起作用;更结实的肌肉、更大的肺活量,必定终身受益。
更多健身主题、特长生主题、教育主题,陆续与您探讨。关注小号,每周双更。
(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