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黄老师打电话让我在家长会上发言,主要是谈谈诗词对小学生的影响。现在我就此简要谈一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古典诗词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再后来唐诗和宋词更是达到了史上高峰,其对后世的影响一直存在,当然包括今天。
现在我们国家开始重视文化自信这一块,近年在中小学教材上已大幅增加了古典诗词的份量。这是开始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古典诗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历经了时空的洗礼,经久不衰。作为中国人,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重新拾起,并且还要发扬光大,这样才能自信啊,对不对?如果一个外国人问我,什么东西是最有中国特色独一无二的?那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他,是诗词。中国很多很多的东西,外国人都可以学习(比如日本越南朝鲜学中国人用筷子,与用手抓相比是先进的、文明的),唯独诗词是难以复制的难以“山寨”的。可以这么说,如果老外不是从小在中国生活和学习的,那么可以肯定他毕生都难以理解中国的诗词。因为诗词是方块字的基础上产生的,诗词独有的韵律是其它表音文字所没有的。换种说法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比如我们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学和诗歌是可以做到“信达雅”的,但是,外国人翻译我们的诗词就完全变味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最中国”的东西,我们有责任让诗词传承下去。
那怎样传承下去呢?作为家长,我们都有一定年纪了,如果叫我们去传承,很显然我们诸事太多往往力不从心。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们来传承,因为未来是他们的。刚才说到过,现在我们的中小学教材大大增加了古典诗词的份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和背诵古典诗词。这样一来,既配合了学校,又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多了一分胜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个人以为,学习和背诵古典诗词有很多好处。
作为一个古典诗词爱好者,我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让我的女儿背诵古典诗词,先由简单的开始背诵,基本上每天都要求她背诵一首,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她的作文能力。这样的影响就如古诗中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女儿这次的期中考试和单元测试都拿了满分,除了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她自己的努力外,诗词可谓功不可没。这正是我想说的学习和背诵诗词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诗词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自己也爱写文章和诗词,我对此是很有体会的。
学习和背诵古典诗词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网上曾流行过一个段子:说是有个年轻人去参观长城,他看到长城后就情不自禁地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可是因为肚子里没料,只能一个劲儿地说“万里长城你真长啊真的很长啊真他妈的长啊”。如果这个年轻人曾读过诗词,那他就可以轻松地引用前人的诗句,比如“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比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比如“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我再举个例子,有个广东人到了滕王阁,举目远望,看见了一群野鸭在飞,他第一反应就是这野鸭子应该很肥用来煲汤一定好喝。我就想啊,能不能有点情趣,别老是吃吃吃。我们可以用王勃的诗句来形容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何等美好的意境,至少比看到野鸭子就想到吃好多了。
我们再往长远点看,比如以后你们孩子上了大学,大学里允许谈恋爱了。你家儿子看上了美丽的女同学,想向她表白。你总不能很直白地说,同学啊你很漂亮,你做我老婆吧!这样的表白,十有八九被对方拒绝,当然了,高富帅除外。这个时候,如果你家孩子读过古典诗词,英雄就有用武之地了。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爱情的诗句,可以拿来用用嘛。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又比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用这些诗句向心爱的人表白,含蓄又有情趣,能不能表白成功我不敢百分百肯定,但是,至少不会那么尴尬,同时又展现了自己的学养。
学习和背诵诗词,有时还能改变命运。我不是空口说白话。有档电视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今年的总冠军是一个农家子弟,他叫雷海为在杭州送外卖,有空时他就喜欢背诗词。他夺冠后,命运已开始改变了,不再送外卖了。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很多单位和公司都想请他,开的工资很高。他的最新情况是在某单位从事诗教。还有那个武亦姝,一个高中生,她有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经历,考大学不是难事,确切地说,她能选择大学就读,真是羡慕人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仅仅会背诗词还是不够的,会背只是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更进一步的应该是会写诗词,最终的目标是善写诗词。当然,善写是极高的要求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会背会写,是大多数人能做得到的。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能请诗词行家进入校园为小学生授课以便有机会学习诗词的写作,当然这只是个建议。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原创文章,不管好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