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对待小承诺:
对于工作上的事情,大家普遍会比较重视;而对于随口答应的家人,朋友的事情,却很容易忘掉了。
虽然家人朋友会原谅我们,可我们在对方心中的可信任度,却不知不觉地下降了。这种下降,不是说你人品不好,而是他们发现,你答应的事情,能做到的很少,慢慢地你再承诺什么,他们就不那么相信了,甚至他们也很少会求你了。
你可能会想,很少求我,我还求之不得呢,其实不然。
因为你帮别人做事情,其实是你和别人之间的一个交换。这次你帮到了他,下次,你有事情去找他,他也会帮到你。
而如果别人找你的事情你经常做不到,你再去找对方帮忙时,底气就不那么足了,因为你对待别人托你的事情的态度,很可能也是别人对待你求他的事情的态度。
有一次,老爸来看我,我送他上地铁时,他说自己的皮带松了,不得不用鞋带当皮带束在裤腰上,颇为狼狈。当时我就说,爸,我给你买条皮带吧。
半个月后,有一天通电话,他提起了这事。我这才想起,啊,我确实答应过这事。过后我虽然给他补寄了一条皮带,但效果显然没有当时就做来得好。
遵守承诺,一方面体现你的能力,能帮到别人;一方面体现你对别人的重视,即使没有办成,也要有个回话。就象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一样,要有个反馈,让对方知道你确实把他的事放心上了。
2.让别人了解真实的你:
“只有优点的人看起来不真实,只说好话的人看起来难交心。”
我有一个同事,职位不高,却过得很真实。她跟同事关系都不错,却并不是靠一味说别人好话得来的。相反,她心直口快,发现你的缺点会直说;但你有什么心理话跟她说,她也乐于倾听,还会帮你出主意。
所以,人们都喜欢跟真实,富于人性的人接近。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通过观察发现,在一个集体中最受欢迎的人,通常是那些高度接纳自己的人,这意味着他们高度接纳自己的情绪,不把某些情绪和表达认为是不好的,也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不隐瞒。但一个人接纳自己越多,也就是说他越真诚透明,他就越不容易在别人身上激起自我防御,而对方也倾向于表现自己真诚透明的一面。
这样的话,两个人的交往就会越来越自然和融洽。
3.主动信任别人:
人倾向于模仿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信任也是如此。
主动信任陌生人,需要一点勇气。李笑来老师说:信任就是,相信自己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感,不会被对方用来伤害自己。
任何一笔交易的达成,都需要这种基本的信任。比如,你得相信卖家卖给你的不是假货或次品,虽然你没有认真地把对方的商品检查个遍。
医生对病人的态度,有时也取决于病人信任医生的程度。
有些病人会对医生有比较大的防备,怕医生经验不够,或者给自己开过多的检查,太贵的药物。
遇到这样的病人,一般来说自己也会更多地采用防御的姿态,采用比较保守的方法进行诊治,有时反而要开更多的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而有些一上来就比较信任医生的病人,我反而会放下很多顾虑,专心思考最佳的诊治方法,这样病人也会受益。
再举个例子。我们打的士时,总是害怕司机会多绕路。有趣的是,有些司机说,本来他选择了一条更短的路线,因为乘客的不信任,只能选择导航上的路线,可导航的路线有时并非是最优的。
我其实也有这种担心。可现在随着滴滴等软件评价机制的完善,我相信很少有司机会故意绕路了。所以在跟司机交谈几句,确认对方比较靠谱后,就不再太关注路线,反而可以专心地玩手机了:)。
总结一下:认真对待承诺,表现真实的自己和主动信任别人,是建立别人对你信任感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