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和同事聊天,她说昨天带婆婆去体检,意外查出甲状腺有肿块,让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婆婆被吓得够呛,去医院检查前的一天时间,在家紧张的不得了,一副即将大病就医的样子,去哪里的医院治疗都已经提前做好了规划,并跟他们交代了接下来的打算。
同事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婆婆会紧张成这个样子。在家里让婆婆不要紧张,结节很常见,不要大惊小怪。这番劝说不仅没安抚到婆婆,反而让公公和婆婆一起来反驳她。
她更加郁闷,据他公公说她婆婆以前动过一个比较大型的手术,自此没遇到小病都格外紧张。
今天下午检查完,发现的确虚惊一场,医生说没什么大碍,顿时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同事说到,今天回去可要趁机说说她,都说了是小问题,还紧张兮兮,搞得全家不得安宁。
整件事情,跳出来看。婆婆因为以前生过大病,所以对检查结果非常的紧张,生怕跟以前一样。
她此刻的情感需求是什么了?
应该是希望被关心,被理解她的这种紧张的情绪。而同事这种“安抚”,其实是在否定婆婆认为病情严重的想法,所以不仅起不到安抚的作用,反而引起对方的对抗和不满。
今天确认没事情以后,婆婆应该松了一大口气。此刻如果同事“怼”一番,那其实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之前觉得这病是小事。这个出发点不是从关心出发,也没有真正理解婆婆深层次的情感需求,相信结果只能不管而散。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和认可,多一些理解,鼓励,肯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懂是爱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