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家都盼着过年和家里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儿相聚在一起,可现在很多人的内心慢慢排斥回家了,不知何时起,农村的攀比之风越来越重,谁家盖新房子了,谁家买新车了,谁又在外混的不好怎么怎么样,发展的好的回家风光无限好,发展的不好的连父母也不待见,本来高高兴兴的回家,却闹的不愉快,自尊心严重受到打击,压垮成年人的稻草莫过于亲生父母的冷眼相看。
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不是为了钱而挣钱,而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能在家乡抬起头,被亲朋好友高看一眼,路过打招呼,都会不由自主的聊聊谁的衣服更贵更好,相信很多人都不想遇到爱攀比的人,可是又没有办法,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去比较,特别是走亲戚的时候,谁遇到谁尴尬,比对方好一点还好说,一旦没对方好,那带有嘲讽的话语让你巴不得打个洞钻进去,本来很愉快的心情瞬间觉得糟糕透了,巴不得早点结束早点离开,除了心酸,更多的只能自己咽下去,告诉自己,明年一定要更好才行。
现在农村都兴有什么喜事等过年回家办,因为人多,还要随份子钱,随的不好,还会引发家庭争吵,或者亲朋好友之间有嫌隙,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随多随少本来是个人心意,现在都开始跟风,经济能力好一点的多给点,经济能力不好的咬牙也要跟着随一样的,不然很容易被人背后戳脊梁骨,说很小气,不重视之类的话,明明跟自己的能力不相符,却不得不充大头,自尊心不允许落别人下风。
这种现象在家庭里也越来越明显,一个家庭兄弟姐妹发展都不一样,回家看望父母,很明显父母更偏向经济条件好的,给予的多,待遇就不一样,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父母帮忙夹菜的筷子首先是给的多的那一个,说不难过是假的,可是又不能责怪父母的偏心,只能默默的强颜欢笑,食不知味的吃着原本很期待的妈妈的味道,特别是当有些老人区别对待自己的子女的时候,更加心情复杂,相聚团圆也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人,回来的越来越晚,出去的也越来越早,回来晚一天就多挣一天工资,出去早一天就早一天拿工资,之前还会有在老家过元宵节的,现在寥寥无几,虽然灯笼依旧亮着,可是房子里的主人外出打工了,也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过年也越来越没有年味,过节也没有以前的那份心情,虽然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可是某些东西却没有越来越好,反而有点变质了。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希望家中的父母,都能宽慰外面拼搏的子女,给子女多一点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