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小时候,我对学习的认识可以用四个字描述“枯燥乏味”。而立之年,步入社会,进入职场, 发现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职场必备的能力。
因此,我要找到一个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快速而轻松地学到知识,以提升职场竞争能力。
于是,我徜徉在书海里,找到了斯科特.杨编写的《如何高效学习》,读完总结出了也让你能轻松高效学习的四个基准:
01 培养学习的兴趣
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是谁?谁能引导我们不断地读书、学习,追求进步?
回答:“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我们怎么找到这位重要的老师呢?
第一、以点带面,知识串联。
我家孩子对中国历史比较感兴趣,在学习历史科目的过程中同时也了解到很多地理知识。知识串联后孩子也对地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买来中国地理书籍阅读学习。
通过这个例子,我总结了一个学习方法:以一个科目为主线,内化知识,扩大知识体系,串联其他科目,也能间接地找到对其他知识的兴趣。
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都不尽相同,了解这种方法后,建议灵活采纳。
第二、带着问题去学习。
当我学习遇到问题时,也会有意识地翻阅一些相关书籍,仔细研读,以求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同的知识点也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扩大了我的兴趣面。
劳伦斯说:“一个人若能对每一件事都感到兴趣,能用眼睛看到人生旅途上、时间与机会不断给予他的东西,并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事情,决不错过,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将能够撷取多少的奇遇啊。”
想象下不久的将来,你拥有一个个浓厚兴趣后,在人生的旅途中,将来会有哪些转变呢?
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
当你通过学习获得很多知识的时候,机会会向你招手。
02 挖掘学习动机
有一种现象叫做“新年决心效应”。是指刚开始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有很强烈的愿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目标就会慢慢被搁置,甚至最后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新的一年开始,周围很多人立下了好几个Flag:要减肥、要学车、要学新课程等等。但过了半年后,都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而放弃。
在学习上,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如果有,原因是你没有真正的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渴望,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
怎么样才能拥有内在学习动机呢?
第一、相信自己可以学好。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它是指人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愿望,做出的相对性的思想以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现。曾有人这样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想法:“ 我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思想决定人的行动。
当你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时,也就不去行动,不去去花时间学习,最终也不会有收获。
信念是金。
你要在心里经常积极地暗示自己,告诉你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你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成就,哪怕是很小的成绩也要看见,同时做成就记录,定期回顾,这样有利于积累你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你学习时,会不会受到很多事情的干扰呢?当这些事情出现的时候,你总是面临着诱惑吗?建议养成这两个学习习惯,以帮助你静心学习。
1.创造学习空间。
具有“亚圣”之称的孟轲,其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曾多次搬家,这个故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学习至关重要。
最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学校老师都会按照一系列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就是自学,这就要考虑为自己创造安静的环境。例如,独立书房、图书馆、学校、书店等。
2.规划学习时间。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事情越来越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学习任务,作出良好的学习规划是很重要的一步。
这样做可以避免你占用很多时间处理干扰的事情,可以帮助你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习。具体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安排,建议将思考较多的学习内容用整块时间完成;记忆性的学习内容可以碎片化时间来完成。
03 精准学习目标
德国诗人歌德说:“每走一步都走向一个终于要达到的目标,这并不够,应该每下就是一个目标,每一步都自有价值。”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矛盾,其实不然。
真正的学习是要为自己带来增值,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叫真正的学习,这也就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标。
找到核心目标后,再具体设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后再完成其他的目标。
举个例子,假如你计划下周阅读一本书,那么在周末你就应该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列出周阅读目标,再将其分解到每一天中,在每天晚上睡前查看当天阅读执行情况,做出调整。
04 刻意练习
设定精准的目标后,你还需要逼自己一把,留足较多的时间做练习。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让你的大脑拥有一种较强的长时记忆能力,它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
我在阅读完一本书时会写读书笔记,读完整本书后刻意抽出时间思考,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刻意练习输出,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写在最后
孔子的《论语》中这样写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句话是说,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从知之到好之、到乐之。
就学习而言,我们不仅仅局限在学习本身,而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内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识体系,积累精密的能力体系,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以便于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孔子告诉我们要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快乐地学习。学习时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真正的动机又是什么?带着问题寻找知识的本源,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中,相信你也能做到轻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