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做一个集子,叫做“行将消失的事物”,因为没有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懒惰的思想,迟迟没有落实。
今天打开电脑,还是原来的那几张图片,可是来了兴致,决定先落笔。材料不够,以后再凑。
一、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日出总是鼓舞人心的,好像海浪拍打礁石一样,强而有力。黄昏似乎喜欢背影示人,好像害羞,又好像因为见得太多。总之敏感但不脆弱,哀而不伤。
看到这张照片,我的眼睛总会盯着远处的夕阳。一直以来,我喜欢走在队伍的最后,默默地观察世界。可是突然看到母女的背影,他们是我的妻子和女儿,我忽然感觉自己像是局外人。长久的分别让原本天然紧密的情感纽带变得支离破碎,破镜难圆像行将消失的太阳。
我想起杨过在赴十六年之约的那天,小龙女迟迟未来,而夕阳西下,眼看就要消失。杨过一路狂奔,站在山的更高处,只希望能让夕阳多停留一会,好让他的爱人来赴约。可是夕阳还是落下,龙女终究没有到来。
二、童年
这是我小学六一节表演之后单独拍照做的留念。看着照片中这个男孩,我时常会发笑。因为他装的太差了,表情严肃紧绷,动作也与之前的表演无关。额头上还点了一个红印,但和印度的习俗无关,那时的孩子表演都要来这一套。可笑着笑着又沉默了,当初热爱表演,嬉皮笑脸的我,如今表情严肃紧绷,所有的动作也与表演无关。
静悄悄的时光,我们忽然长大。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吗?还是丧失了不该丧失的?
三、职业
这些拍摄于2010年暑假的照片是我做这个专辑的初衷,是引发灵感的最初源泉。
李开复曾经断言,未来将有50%的职业会被机器人替代,搞的人心惶惶。可是细想,在历史进程中,每一次人类文化与科技的进步,都伴随着太多事物和手艺像物种灭绝一般消失。
在五四之前,白话还没普及。义务教育推行之前,识字仍是文化人的事。所以有了代笔,为你写书信,法律文件等。后来识字的多了,简单的代笔已经不需要,就演变成更专业的代写论文之类。
在中国城市农村,大街小巷,“办证”几乎无处不在。国外是四处涂鸦,我们是满墙“办证”。而且无孔不入,摧之又生,仿佛野草。
我很好奇,怎么有那么多证要办,怎么那些证那么难办,怎么那么多人那么爱替你办?
这个广告在我印象中一直是模糊的,因为小时候一直不敢正面看,更不要说仔细看了,所以一直以来都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内容。但它如“办证”一样在霞浦的街道随处可见,没想到我都上了大学,这广告还有人在贴,可见有些病一直都有,有些职业一直都在,事物并不是彻底消失,有时只是改头换面。
四、瓦房
霞浦也在进行着新城建设老城改造,我住的曲井巷恐怕慢慢要变为霞浦最后的“历史记忆”了。在我住的现代楼房里,还能看到四周低矮的木瓦房。我始终觉得他们自有一种美,而且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与技艺。
建筑是历史的样貌,我们为了新城建设,一味摧毁古老建筑,是连脸都不要了吗?
走在欧洲的街道,看着那些古堡与石板路,你丝毫没有觉得土气,人家知道那是宝贝,是自己的脸,保养的格外好。
五、青春与爱情
我的妻子决定嫁给我,她就决定把她的青春献给我了。一个女人决定把她的青春献给你,是一个男人最为荣耀的事。可你根本无力偿还这份情义,因为并不是说你同样把青春给了她,男女便平等了。
女人是花,男人是土,花需要土,可更需要阳光与雨露,爱是阳光与雨露。有了爱,花就开了。但总会有阴霾的日子,总会有干旱的日子,总会有花儿凋零的日子。土地却还肥沃,花儿又开,已不是那朵花。那朵花,已不在。
一段爱情的过程犹如一朵花的周期,繁花盛开的时候充满欢声笑语,不会想到花儿会有凋谢的一天。葬花是个浪漫的举动,可是改变不了爱情消失的事实。
看着周围,看着历朝历代,看看我们自己,花开花落。
恋爱是火,是恋人用纸糊起的翅膀,在火中飞行。
把青春献给了你,你亲手把花儿埋葬。
又如郑钧所唱: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生命留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留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
六、外公
死亡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死亡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发生。
死亡的威胁一直存在,不可避免,送别是徒劳无益的,珍惜也不能说到做到。
思考生命的意义,决定我们的行动。
那些行将消失的事物,或已消失的事物,留着就是好的。
外公一生行医,却一生贫苦。他曾告诉我,他有很多藏书,都在历次搬家过程中慢慢丢失了。
作为医生,他总觉得助人才是第一,挣钱是次要的。所以“价格低点咯”,“这次先赊着”都是“好商量”。所以他一生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架,死前才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母亲为他们争取到的经济适用房。
他爱笑着,或许是因为每次见到了我们,家里热闹些,他是喜欢热闹的。
生命的最后,医生说,“熬不过明天了。”明天他奇迹地让自己熬过去了,可他终究熬不过去太多的明天了。
明天在等着我们,等着那些行将消失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