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迅速实现财务自由之梦,而有些人还是为钱苟且。
为什么许多人朝九晚五后的业余时间却都用在花钱买回来的课程上?
为什么又有人说朝九晚五不是必须的,自我投资永无止境?
如果说把年轻人分为三类人,那么可以分为狗、猫、青蛙这三类人。
狗代表的是忠诚,工作上兢兢业业,对老板唯命是从,但是普遍缺乏创造力。
猫代表的是个性,有才华但是不服从管教。
青蛙介于两者之间,幼年的青蛙叫蝌蚪需要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变成青蛙获得跳跃的能力。
青蛙类的年轻人不断的学习、进修、考级等等。他们不仅局限自己第一职业,而且是想让自己多元化发展。当你还过着狗样人生时,他们已经跃迁成斜杠青年了。
由此,近几年火起来的一批年轻人他们叫“斜杠青年”。他们是如何“斜杠”的呢?把斜杠青年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第一人是Susan Kuang,她在《斜杠青年》一书中讲到斜杠青年是指那些拥有多重收入、多重身份和多元人生的人,换句话话就是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为什么许多年轻人想往自己身上贴上“斜杠青年”这四字标签呢?
作者在书中谈到一点是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三观的转变。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允许斜杠青年的存在。它允许人们在自己专长领域之外,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那些看似“不相关”领域的知识皮毛,然后在众多“不相关”领域里再挑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进修一两门技能。比如:写作等。
此外还有钱与自由可兼得。当今,一个人的收入不是和他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是和他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企业已经不再是稳定的象征,个人能力才是稳定和持续收入的保障。这也是自由职业者诞生原因之一。能力与本领二词才是谋生之道。
普通人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斜杠青年?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从0到1成为真正的斜杠青年必须具备的三大能力:
1、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2、掌握1-2门达到熟练级的技能
3、清晰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学习一项新技术还是需要找到兴趣的领域、定位、产品化的思维、带着匠心精神学习与行动、试错,最后总结反馈。做任何事情,多迈出一步,有一个产出,变成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东西。
有人说“斜杠”是优秀成功的典范,也有人觉得他们浮躁做事不踏实。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斜杠与工匠是否真的形成冲突。
斜杠是什么都做,工匠是专精。
斜杠也需要匠心精神。我们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然后用匠心精神去打磨一门技能。在修炼过程中,沉下心来去学习去做事,坚决要抵得住诱惑。所以说真的做到“斜杠”,是要比别人多下功夫的,而不是样样平庸的,只不过他们乐在其中。